N头条>汉语词典>兰台在词典中的解释
lántái

兰台

兰台读音为 lán tái。意思是:1.战国楚台名。故址传说在今湖北省钟祥县东。 2.汉代宫内收藏典籍之处。 3.泛指宫廷藏书处。 4.指御史台。汉代的御史中丞掌管兰台,故称。 5.唐代指秘书省。 6.相术家指鼻的左侧。 7.道教指肝脏。

繁体蘭臺

拼音lán tái

注音ㄌㄢˊ ㄊㄞˊ

词语解释

  • 1.战国楚台名。故址传说在今湖北省钟祥县东。2.汉代宫内收藏典籍之处。3.泛指宫廷藏书处。4.指御史台。汉代的御史中丞掌管兰台,故称。5.唐代指秘书省。6.相术家指鼻的左侧。7.道教指肝脏。

    网络解释

    • 兰台
      1. 兰台最早为战国时,楚国的台名,其上建有宫殿。现留存有兴建于明清之季的兰台书院一座。
      2. 汉朝时,皇宫内建有藏书的石室,作为中央档案典籍库,称为兰台,由御史中丞管辖,置兰台令史,史官在此修史。后人从此引申,宫廷内的典籍收藏府库、御史台和史官,都曾被称为兰台。
      3. 唐朝时,秘书省在唐高宗龙朔年间改称兰台,光宅年间改称麟台,唐中宗神龙年间又改回秘书省。
      4. 另外,在道家气功中,肝脏被称为兰台。在相术中,鼻子左侧的区域被称为兰台。

    词语用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