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汉语词典>外传在词典中的解释
wàizhuàn

外传

外传读音为 wài zhuàn。意思是:1.古代经学家称广引事语﹑推演本义的书为“外传”,与专主解释经义的“内传”相对。如《春秋左传》为内传,《国语》为外传;《诗》有《韩诗外传》,《春秋》又有《谷梁外传》﹑《公羊外传》等。 2.传记文的一种。为史书所不载的人物立传;或于正史外另为作传,记其遗闻逸事,都叫外传。如《汉武外传》﹑《飞燕外传》等。

繁体外傳

拼音wài zhuàn

注音ㄨㄞˋ ㄓㄨㄢˋ

近义词别传 传闻 传扬 宣扬 据说 听说 张扬 传说 

词语解释

  • [biographical records not included in the histories]∶指对儒家经典的解释性、补充性著作
    1. [unauthorized biography;unofficial biography]∶旧指正史以外的人物的传记

      网络解释

      • 外传
        1. ①对“内传”而言。附经作传,广引事例而不完全以解释经义为主的书。如《韩诗外传》(汉韩婴传,《韩诗内传》亡,有辑佚)。又相对於《春秋左传》(左丘明撰),《国语》也有《春秋外传》之称。韦昭《国语解叙》:“其(指《国语》)文不主于经,故号为外传。”又,各书称内外传,体例不一。如《吴越春秋》以吴为内传,越为外传;《越绝书》以作者所不一,出于传说者为外传。

      词语用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