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汉语词典>封驳在词典中的解释
fēng

封驳

封驳读音为 fēng bó。意思是:亦作“封駮”。封还并对诏敕之不当者加以驳正。此制 汉 时已有,但无专职掌管。如 西汉 哀帝 益封 董贤 ,丞相 王嘉 “封还诏书,因奏封事”,见《汉书.王嘉传》。 东汉 明帝 时, 锺离意 为尚书仆射,亦“独敢谏争,数封还诏书”,见《后汉书.锺离意传》。至 唐 始由门下省掌管,对有失宜诏敕可以封还,有错误者则由给事中驳正。 五代 废。 宋 太宗 时复 唐 旧制。 明 罢门下省长官,诏敕有不便者,由六科给事中驳正。 清 代给事中与御史职掌合并,此制遂废。 唐 白居易 《郑覃可给事中制》:“给事中之职,凡制敕

繁体封駁

拼音fēng bó

注音ㄈㄥ ㄅㄛˊ

词语解释

  • 1.见封驳。

    网络解释

    • 封驳
      1. 封驳,读音fēng bó,汉语词语,意为驳正臣下奏章违误,封还皇帝失宜诏令,驳正臣下奏章违误,汉代封还诏书之事多有,然无封驳之名,亦无专官执掌。出处是《元史 · 世祖二》。

    词语用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