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汉语词典>浣熊在词典中的解释
huànxióng

浣熊

浣熊读音为 huàn xióng。意思是:哺乳动物。体形似貉,但尾有五六个黑色环纹。体长65浣熊75厘米,尾长约25厘米。体及四肢呈灰色,略带黑色。树栖。夜行性;喜食软体动物﹑蟹和鱼类等,也吃植物性食物。食前有把食物在水中洗濯的奇习,故名。是一种珍贵的毛皮兽。

拼音huàn xióng

注音ㄏㄨㄢˋ ㄒㄩㄥˊ

英语raccoon (Procyon lotor)​

德语Waschbär (S, Bio)​

法语raton laveur

词语解释

  • [raccoon]
    1. 一种夜行性食肉类动物( Procyon lotor ),与熊有亲缘关系,但体型小得多,产于北美的大部分地区,大都栖居树上,身上主要是灰色,脸上有黑色和白色的花纹,有蓬松带圈纹的尾
      1. 浣熊属其他动物的泛称(食蟹浣熊)

        网络解释

        • 浣熊 (浣熊科浣熊属动物)
          1. 浣熊,Procyon lotor (Linnaeus 1758),是哺乳纲真兽亚纲食肉目浣熊科浣熊属的一种动物,原产自北美洲,现为无危物种。浣熊特征为眼睛周围有一圈深色皮毛,体型较小,体长约40到70厘米。因其常在河边捕食鱼类并在水中浣洗食物,故名浣熊。
          2. 浣熊的爪子非常灵敏,上面的触觉细胞相当丰富,在与水接触后,爪子上的慢速适应感受器的灵敏度提高了,浣熊可以依靠爪子测量食物的重量、尺寸、材质以及温度。浣熊有4种亚种。

        词语用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