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汉语词典>缌麻在词典中的解释

缌麻

缌麻读音为 sī má。意思是:古代丧服名。五服中之最轻者,孝服用细麻布制成,服期三月。凡本宗为高祖父母,曾伯叔祖父母,族伯叔父母,族兄弟及未嫁族姊妹,外姓中为表兄弟,岳父母等,均服之。

繁体緦麻

拼音sī má

注音ㄙ ㄇㄚˊ

词语解释

  • 1.古代丧服名。五服中之最轻者,孝服用细麻布制成,服期三月。凡本宗为高祖父母,曾伯叔祖父母,族伯叔父母,族兄弟及未嫁族姊妹,外姓中为表兄弟,岳父母等,均服之。

    网络解释

    • 缌麻
      1. 缌麻是中国旧制丧服名。中国古代以亲疏为标准分丧服为五等,缌麻是最轻的一等。其服用细熟麻布做成。服期3个月。凡本宗为高袓父母、曾伯叔祖父母、族伯叔父母、族兄弟及未嫁族姊妹,又外姓中为中表兄弟、岳父母等,均服之。缌麻之亲相犯及行为有违封建伦常道德时,处罚与常人相犯不同。是确定刑事责任的条件之一。《唐律疏议·户婚》规定,凡曾为同姓缌麻之妻及为舅妻和外甥妻而更相嫁娶者,其夫尊卑有服嫁娶,各徒一年,并离之。又同姓缌麻以上为婚者,以奸论。

    词语用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