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汉语词典>缬草在词典中的解释
xiécǎo

缬草

缬草读音为 xié cǎo。意思是:多年生草本植物,羽状复叶,花小,白色或蔷薇红色。根和根茎都可以入药,用作镇静剂。

繁体纈草

拼音xié cǎo

注音ㄒㄧㄝ ˊ ㄘㄠˇ

词语解释

  • 1.多年生草本植物,羽状复叶,花小,白色或蔷薇红色。根和根茎都可以入药,用作镇静剂。

    网络解释

    • 缬草 (植物)
      1. 缬草(拉丁学名:Valeriana officinalis L.)是败酱科,缬草属多年生高大草本植物,高可达150厘米;须根簇生;茎中空,茎生叶片卵形至宽卵形,羽状深裂,裂片披针形或条形,顶端渐窄,基部下延,花序顶生,成伞房状;小苞片中央纸质,两侧膜质,花冠淡紫红色或白色,裂片椭圆形,瘦果长卵形,5-7月开花,6-10月结果。
      2. 分布于中国东北至西南的广大地区。欧洲和亚洲西部也广为分布。生山坡草地、林下、沟边,海拔2500米以下,在西藏可分布至4000米。
      3. 中国药圃常有栽培。根茎及根供药用,可驱风、镇痉,治跌打损伤等。其茎叶被一些鳞翅目物种(蝴蝶及蛾)的幼虫当作食物。
      4. (概述图参考来源:中国自然标本馆)

    词语用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