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汉语词典>锡伯族在词典中的解释

锡伯族

锡伯族读音为 xī bó zú。意思是:分布于新疆、辽宁、吉林等地的少数民族。约17.3万人(1990年)。用锡伯语,有文字。部分人通维吾尔、汉、满语文。信萨满教、藏传佛教。传统节日有四一八节等。主要从事农业。

繁体錫伯族

拼音xī bó zú

注音ㄒㄧ ㄅㄛˊ ㄗㄨˊ

词语解释

  •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。史称“席伯”、“西伯”、“席北”。主要分布在新疆辽宁。人口十七万余。

    网络解释

    • 锡伯族
      1. 锡伯族(英文:Sibe people)是我国少数民族中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。锡伯族原居东北地区,乾隆年间清廷征调部分锡伯族西迁至新疆以充实当地。今锡伯族多数居住在辽宁省(70.2%)和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霍城、巩留等县,在东北的沈阳、东港、开原、义县、北镇、新民、凤城、扶余、内蒙东部以及黑龙江省的嫩江流域有散居。
      2. 锡伯语属于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满语支,是在满语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种语言,跟满语很接近。锡伯文是1947年在满文基础上稍加改变而成的。新疆的锡伯族至今保持着本民族的语言文字,兼用汉语、维吾尔语、哈萨克语。东北的锡伯族在语言、衣食、居住等方面同于汉族。

    词语用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