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汉语词典>陆游在词典中的解释
yóu

陆游

陆游读音为 lù yóu。意思是:陆游(1125-1210)南宋诗人。字务观,号放翁,越州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。孝宗隆兴初,赐进士出身。因主张收复失土,受秦桧排斥,秦桧死后始出仕。曾在四川投身军旅生活,后调福州、江西,任严州知州,晚年退居家乡。他是杰出的爱国诗人,一生创作诗歌甚多,今存九千余首。一生以诗文为武器,抒写抗敌御侮、恢复中原的激越情怀和有志难伸的忧愤,气势雄浑,感情奔放,笔意流走,辞旨明快,在文学史上具有深远影响。他的词风也以雄放悲慨为主,兼有柔婉清逸之美。前人谓其流丽处似秦观,雄放处似苏轼。有《渭南文集》、《剑南诗稿》、《南唐

繁体陸游

拼音lù yóu

注音ㄌㄨˋ ㄧㄡˊ

词语解释

  • [Lu You](1125—1210) 南宋山阴(今浙江省绍兴市)人。字务观,别号放翁。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。他的诗清新圆润,自成一家,且多是抒发爱国主义的诗作。以爱蜀中风土,题其诗集曰《剑南诗稿》,后世称为“剑南派”。他一生中共作了九千多首诗词,在中国文学历史实属罕见,是一位多产作家。共著有《入蜀记》《南唐书》《老学庵笔记》《放翁词》等著作

    网络解释

    • 陆游
      1. 陆游(1125年—1210年),字务观,号放翁,汉族,越州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,尚书右丞陆佃之孙,南宋文学家、史学家、爱国诗人。
      2.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,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。宋高宗时,参加礼部考试,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。宋孝宗即位后,赐进士出身,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、敕令所删定官、隆兴府通判等职,因坚持抗金,屡遭主和派排斥。乾道七年(1171年),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,投身军旅,任职于南郑幕府。次年,幕府解散,陆游奉诏入蜀,与范成大相知。宋光宗继位后,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,不久即因“嘲咏风月”罢官归居故里。嘉泰二年(1202年),宋宁宗诏陆游入京,主持编修孝宗、光宗《两朝实录》和《三朝史》,官至宝章阁待制。书成后,陆游长期蛰居山阴,嘉定二年(1210年)与世长辞,留绝笔《示儿》。
      3.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,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。其诗语言平易晓畅、章法整饬谨严,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,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。词与散文成就亦高,刘克庄《后村诗话续集》谓其词“激昂慷慨者,稼轩不能过”。有手定《剑南诗稿》85卷,收诗9000余首。又有《渭南文集》50卷(其中包括《入蜀记》6卷,词2卷)、《老学庵笔记》10卷及《南唐书》等。书法遒劲奔放,存世墨迹有《苦寒帖》等。

    词语用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