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汉语词典>香肠在词典中的解释
xiāngcháng

香肠

香肠读音为 xiāng cháng。意思是:肉制品。将肉类切碎,拌和调味品后,装入肠衣内经风干、烘焙或烟熏而制成。因配料和产地的不同,有广东香肠、南京香肠、北京香肠、哈尔滨红肠等。食用时蒸、煮、炒均可。

繁体香腸

拼音xiāng cháng

注音ㄒㄧㄤ ㄔㄤˊ

近义词腊肠 

词语解释

  • [sausage]将浓重调味的细肉块,填塞在动物小肠制成的肠衣或合成物料制成的膜衣内而成的食品

    网络解释

    • 香肠
      1. 香肠是一种利用非常古老的食物生产和肉食保存技术的食物,将动物的肉绞碎成条状,再灌入肠衣制成的长圆柱体管状食品。香肠以猪或羊的小肠衣(也有用大肠衣的)灌入调好味的肉料干制而成。
      2. 中国的香肠有着悠久的历史,香肠的类型也有很多,主要分为川味儿香肠和广味儿香肠。主要的不同处就在于广味儿是甜的,川味儿是辣的。在以前香肠是每年过年前制作的食品,而现在一年中的任何时候都可以吃到香肠了。但是过年吃自制的香肠已经成为了南方很多地区的习俗,一直保留到了今天。世界上最长的香肠是2008年12月27日,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,厨师用70公斤肉、蒜等配料制成一根392米长的香肠,从而打破世界记录。

    词语用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