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汉语词典>二二六事件的分词解释
èrèrliùshìjiàn

二二六事件

二二六事件读音为 èr èr liù shì jiàn。意思是:日本法西斯军人的武装政变事件。1936年2月26日,日本军队中一批“少壮派”军官在东京发动兵变,杀死多名政府大臣,企图建立法西斯军阀政府。由于军阀集团的内讧,政变于29日被平息。此后上台的广田弘毅内阁,加紧实行全面军国主义化,使日本迅速走上法西斯专政的道路。

拼音èr èr liù shì jiàn

注音ㄦˋ ㄦˋ ㄌㄧㄨˋ ㄕㄧˋ ㄐㄧㄢˋ

词语分解

二二六事件èr èr liù shì jiàn
词语解释
日本法西斯军人的武装政变事件。1936年2月26日,日本军队中一批“少壮派”军官在东京发动兵变,杀死多名政府大臣,企图建立法西斯军阀政府。由于军阀集团的内讧,政变于29日被平息。此后上台的广田弘毅内阁,加紧实行全面军国主义化,使日本迅速走上法西斯专政的道路。
分词解释
平息:
①风势、纷乱等归于平静或静止状态:风渐渐平息了|风波平息了。
②使纷乱等终止:平息纷争|平息动乱。
上台:
1.星名。在文昌星之南。
2.泛指三公﹑宰辅。
内讧:
也作“内哄”。指集团内部的倾轧争斗:欲勤外略,必清内讧|若是我们因此起了内讧,岂不正好中了敌人的圈套。
集团:
为了一定的目的组织起来共同行动的团体。
军队:
为政治目的服务的武装组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