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汉语词典>五典的分词解释
diǎn

五典

五典读音为 wǔ diǎn。意思是:1.古代的五种伦理道德。 2.传说中的上古五部典籍。 3.泛指古代典籍。 4.指《诗》﹑《书》﹑《易》﹑《礼》﹑《春秋》五经。

拼音wǔ diǎn

注音ㄨˇ ㄉㄧㄢˇ

词语分解

五典wǔ diǎn
词语解释
1.古代的五种伦理道德。
2.传说中的上古五部典籍。
3.泛指古代典籍。
4.指《诗》﹑《书》﹑《易》﹑《礼》﹑《春秋》五经。
分词解释
上古:
1.远古。
2.较早的古代。我国史学界在中国历史分期上,多称商﹑周﹑秦﹑鸩时代为上古。有时亦兼指史前时代。
典籍:
国家重要的文献,也泛指古代书籍:自汉以来,典籍益博矣。
五部:
1.谓金﹑木﹑水﹑火﹑土五行。
2.指古代高句骊国消奴﹑绝奴﹑顺奴﹑灌奴﹑桂娄五个部族。见《后汉书.东夷传.高句骊》。亦泛指高句骊国。
3.中医指额﹑颏﹑鼻﹑左腮﹑右腮。
五经:
五部儒家经典,即《易》(《周易》)、《书》(《尚书》)、《诗》(《诗经》)、《礼》(汉代指《仪礼》,后世指《礼记》)、《春秋》:四书五经|立石刻五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