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汉语词典>六行的分词解释
liùháng

六行

六行读音为 liù háng。意思是:1.六个行列。 2.指唐代尚书省下属的吏﹑礼﹑户﹑工﹑刑﹑兵六部。泛指朝廷官吏。

拼音liù háng

注音ㄌㄧㄨˋ ㄏㄤˊ

词语分解

六行liù xíng
词语解释
1.六个行列。
2.指唐代尚书省下属的吏﹑礼﹑户﹑工﹑刑﹑兵六部。泛指朝廷官吏。
分词解释
行列:
人或物排成的直行和横列的总称:他站在行列的最前面◇这家工厂经过整顿,已经进入了同类企业的先进行列。
官吏:
旧时政府工作人员的总称。
朝廷:
①帝王接见大臣和处理政务的地方。
②借指帝王:报效朝廷。
尚书省:
官署名。东汉设置﹐称尚书台﹐或称中台。南北朝时始称尚书省﹐下分各曹﹐为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构。唐代曾改称文昌台﹑都台﹑中台﹐旋复旧称。尚书省与中书省﹑门下省合称三省。长官为尚书令﹐其副职为左右仆射。元代尚书省时置时废;明代各部均直接对君主负责﹐遂不设尚书省;清制同。
六部:
从隋唐开始,中国封建王朝的中央行政机构一般分为吏、户、礼、兵、刑、工各部,统称六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