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汉语词典>北庭都护府的分词解释
běitíng

北庭都护府

北庭都护府读音为 běi tíng dū hù fǔ。意思是:唐代设于天山北路的军政机构。公元702年,武则天为加强对西北边疆控制而设立,治所在庭州(今新疆吉木萨尔北)。辖天山以北包括阿尔泰山和巴尔喀什湖以西直至咸海(一说今里海)的广大地区。安史之乱后先后为回纥、吐蕃攻占。

繁体北庭都護府

拼音běi tíng dū hù fǔ

注音ㄅㄟˇ ㄊㄧㄥˊ ㄉㄨ ㄏㄨˋ ㄈㄨˇ

词语分解

北庭都护府běi tíng dū hù fǔ
词语解释
唐代设于天山北路的军政机构。公元702年,武则天为加强对西北边疆控制而设立,治所在庭州(今新疆吉木萨尔北)。辖天山以北包括阿尔泰山和巴尔喀什湖以西直至咸海(一说今里海)的广大地区。安史之乱后先后为回纥、吐蕃攻占。
分词解释
西北:
一般指陕西、甘肃、青海三省和宁夏、新疆两自治区。
回纥:
我国古代少数民族,主要分布在今鄂尔浑河流域。唐时曾建立回纥政权。也叫回鹘。
包括:
包含(或列举各部分,或着重指出某一部分):语文教学应该包括听、说、读、写四项,不可偏轻偏重ㄧ我说 ‘大家’,自然包括你在内。
一说:
进言或劝说一次。
公元:
国际通用的公历的纪元,是大多数国家纪年的标准,从传说的耶稣诞生那一年算起。我国从1949年正式规定采用公元纪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