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汉语词典>北榜的分词解释
běibǎng

北榜

北榜读音为 běi bǎng。意思是:指明代北京顺天府乡试录取的榜帖。

拼音běi bǎng

注音ㄅㄟˇ ㄅㄤˇ

词语分解

北榜běi bǎng
词语解释
指明代北京顺天府乡试录取的榜帖。
分词解释
北京:
1.指建康。即今南京市。南朝宋都建康,位在当时疆土之北,因谓之北京。
2.指京口。在今江苏镇江市。京口是南朝宋的发祥地,文帝又生于其地,因称之为北京。
3.指平城。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。北魏于太和十九年自平城南迁都洛阳,因称旧都平城为北京。
4.指太原府。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源镇。唐和五代的唐﹑晋﹑汉都发祥于此,因谓之北京。
5.指大名府。今河北大名县。因宋真宗曾经驻跸于此。
6.金天眷元年改辽上京临潢府为北京。故址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波罗城。见《金史.熙宗纪》。
7.金贞元元年迁新都于中都大兴府(今北京市),以旧都中京大定府在新都之北,改称北京。故址即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北大明城。见《金史.海陵纪》。
8.明初指开封府。即今河南开封市。
9.明永乐元年,成祖将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,建北京,即今北京市。永乐十九年,自应天(今江苏南京市)迁都顺天,改北京为京师。洪熙元年,拟还都应天,复改京师为北京。正统六年,定北京为国都,又改称京师。历清直至辛亥革命后,相沿不改。但习惯上自明永乐以后都称北京。参见“北京市”。
榜帖:
1.官府的告示。
2.科举录取的报帖或揭示的名单。
乡试:
明清两代科举考试的一级,每三年一次,在各省省城举行,由本省秀才与监生参加,考中者称举人,可参加会试;会试落第,也可依科选官。
天府:
1.《周礼.春官.天府》:“天府﹐掌祖庙之守藏与其禁令。”原为周官名﹐掌祖庙之守藏﹐后因称朝廷藏物之府库为天府。
2.谓土地肥沃﹑物产富饶之域。
3.犹天廷。古人以为天上神仙亦设有朝廷。
4.指朝廷。
录取:
1.选定[考试合格者]。
2.让注册入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