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汉语词典>吏科的分词解释

吏科

吏科读音为 lì kē。意思是:官署名。明清设吏﹑户﹑礼﹑兵﹑刑﹑工六科给事中,掌侍从﹑规谏﹑补阙﹑拾遗和稽察六部百司之事。明初属通政司,清属都察院。

拼音lì kē

注音ㄌㄧˋ ㄎㄜ

词语分解

吏科lì kē
词语解释
官署名。明清设吏﹑户﹑礼﹑兵﹑刑﹑工六科给事中,掌侍从﹑规谏﹑补阙﹑拾遗和稽察六部百司之事。明初属通政司,清属都察院。
分词解释
署名:
在书信﹑文稿或文件上签上或打印上名字。
都察院:
官署名。明清时的监察机构。1382年明太祖废汉以来的御史台,设都察院。专司巡按州县,考察官吏,整饬风纪。1723年以六科给事中并入,合称科道。
通政司:
明清时收受﹑检查内外奏章和申诉文书的中央机构。其长官为通政使。
侍从:
1.随侍帝王或尊长左右。
2.随从伺候之人。
3.宋代称翰林学士﹑给事中﹑六尚书﹑侍郎为侍从。
六部:
从隋唐开始,中国封建王朝的中央行政机构一般分为吏、户、礼、兵、刑、工各部,统称六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