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汉语词典>吴太伯的分词解释
tài

吴太伯

吴太伯读音为 wú tài bó。意思是:1.亦作“吴大伯”。 2.周古公亶父(太王)长子,仲雍﹑季历之兄。太王欲传位季历及其子昌(即周文王),太伯乃与仲雍出逃至荆蛮,号勾吴。后因以称出亡而让君位与弟者。

繁体吳太伯

拼音wú tài bó

注音ㄨˊ ㄊㄞˋ ㄅㄛˊ

词语分解

吴太伯wú tài bó
词语解释
1.亦作“吴大伯”。
2.周古公亶父(太王)长子,仲雍﹑季历之兄。太王欲传位季历及其子昌(即周文王),太伯乃与仲雍出逃至荆蛮,号勾吴。后因以称出亡而让君位与弟者。
分词解释
传位:
谓传授帝王权位。
荆蛮:
古代中原人对楚越或南人的称呼。
周文王:
商朝末期周族领袖。姬姓,名昌,商纣王封他为西伯,故又叫伯昌。曾被纣王囚禁于羑里(今河南汤阴北)。后来以岐山周原(今陕西扶风)为根据地,兼并附近的诸侯国,国势强盛。在位五十年。
大伯:
1.称老年男子。
2.宋时称饮食行业的年轻伙计。
3.父亲的长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