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汉语词典>太孙的分词解释
tàisūn

太孙

太孙读音为 tài sūn。意思是:1.皇帝的长孙。 2.后世帝王往往在太子死后﹐册立太孙﹐为预定之皇位继承人。如南朝齐武帝孙郁林王﹑明太祖孙惠帝﹐皆以父死立为皇太孙。

繁体太孫

拼音tài sūn

注音ㄊㄞˋ ㄙㄨㄣ

词语分解

太孙tài sūn
词语解释
1.皇帝的长孙。
2.后世帝王往往在太子死后﹐册立太孙﹐为预定之皇位继承人。如南朝齐武帝孙郁林王﹑明太祖孙惠帝﹐皆以父死立为皇太孙。
分词解释
皇帝:
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号。在我国皇帝的称号始于秦始皇。
后世:
①后代
①:《诗经》和《楚辞》对后世的文学有很大的影响。
②后裔。
③佛教指来世。
册立:
1.古代帝王封立太子﹑皇后。
2.借指正式确立名分。
3.犹任命。
4.支撑着站立。
帝王:
①君主制国家的最高统治者。
②帝和王。即君主国的最高统治者和最高封爵:帝王将相。
长孙:
1.长子的长子。后亦指排行最大的孙子。
2.复姓。汉有长孙顺。见《汉书.儒林传.赵子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