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汉语词典>孟子的分词解释
mèng

孟子

孟子读音为 mèng zǐ。意思是:1.春秋时通行以孟仲叔季的排行加在姓名前作称呼。如宋国子姓,其长女嫁给他国的多称“孟子”。《左传.隐公元年》:“惠公元妃孟子。”杜预注:“子,宋姓。”孔颖达疏:“孟仲叔季,兄弟姊妹长幼之别字也。孟﹑伯俱长也……妇人以字配姓,故称孟子。”又讳言同姓通婚,亦称与国君同姓的夫人为“孟子”。 2.战国时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教育家(约前372-前289)。名轲,邹(今属山东)人。孔子学说的继承者。将孔子“仁”的观念发展为“仁政”学说。提出“民贵君轻”,劝告统治者重视人民。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,把治学和认识归结为找回散失本

拼音mèng zǐ

注音ㄇㄥˋ ㄗˇ

词语分解

孟子mèng zǐ
分词解释
1.春秋时通行以孟仲叔季的排行加在姓名前作称呼。如宋国子姓,其长女嫁给他国的多称“孟子”。《左传.隐公元年》:“惠公元妃孟子。”杜预注:“子,宋姓。”孔颖达疏:“孟仲叔季,兄弟姊妹长幼之别字也。孟﹑伯俱长也……妇人以字配姓,故称孟子。”又讳言同姓通婚,亦称与国君同姓的夫人为“孟子”。
2.战国时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教育家(约前372-前289)。名轲,邹(今属山东)人。孔子学说的继承者。将孔子“仁”的观念发展为“仁政”学说。提出“民贵君轻”,劝告统治者重视人民。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,把治学和认识归结为找回散失本心的心性修养问题。他的学说对后世儒者影响很大。著作有《孟子》。
分词解释
观念:
①思想意识:破除旧的传统观念。
②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的形象(有时指表象)。
提出:
1.揭示;提请考虑、讨论、接受或采纳。
2.提取。如:他从银行存款中提出一千元。
民贵君轻:
人民比君主更重要。这是民本思想。
排行:
1.依次排列成行。
2.兄弟姐妹依长幼排列的次序。
3.谓起名时用同一字或同一偏旁的字表示行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