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汉语词典>宾郎的分词解释
bīnláng

宾郎

宾郎读音为 bīn láng。意思是:1.亦作“宾桹”。即槟榔。常绿乔木,果橙红色,古时为待客佳品。 2.俗称拴牛鼻子的钩环。

繁体賓郎

拼音bīn láng

注音ㄅㄧㄣ ㄌㄤˊ

词语分解

宾郎bīn láng
词语解释
1.亦作“宾桹”。即槟榔。常绿乔木,果橙红色,古时为待客佳品。
2.俗称拴牛鼻子的钩环。
分词解释
乔木:
主干明显而直立的多年生木本植物。植株比较高大,在离地面较高处分枝形成树冠。如松、杨、柳、榆等。是主要用材树种和园林绿化行道树种,所产果实是人类食物来源之一。
佳品:
1.好的品种。
2.珍奇的品物。
3.上等;上品。
槟榔:
单子叶植物,棕榈科。常绿乔木。树干不分枝,基部略膨大。叶羽状。花和果实都有香气。中国广东、云南、台湾等地有栽培。是热带药用植物。果皮俗称“大腹皮”,种子叫“槟榔子”,能杀虫、助消化。
俗称:
通俗的或非正式的称呼。
牛鼻子:
1.对道士的戏称。以道士梳髻高起如牛鼻,故称。一说道教所奉的始祖老子曾骑青牛过函谷关,故称。
2.牛的鼻子。常比喻事物的要害或关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