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汉语词典>平安时代的分词解释
píngānshídài

平安时代

平安时代读音为 píng ān shí dài。意思是:日本历史上指以平安京(今京都市)为首都的时代。从公元794年自长冈京(在今京都府)迁都平安京时开始,至1192年镰仓幕府建立时结束。这一时期,庄园制度不断发展,武士势力兴起。12世纪发生武士集团间争霸战争,导致幕府政权的建立。

拼音píng ān shí dài

注音

词语分解

平安时代píng ān shí dài
词语解释
日本历史上指以平安京(今京都市)为首都的时代。从公元794年自长冈京(在今京都府)迁都平安京时开始,至1192年镰仓幕府建立时结束。这一时期,庄园制度不断发展,武士势力兴起。12世纪发生武士集团间争霸战争,导致幕府政权的建立。
分词解释
庄园:
1.封建时代皇室﹑贵族﹑大官﹑富豪﹑寺院等占有并经营的大片土地。
2.指畜牧场。
建立:
①开始成立:建立政权 ㄧ建立新的工业基地。
②开始产生 ;开始形成:建立友谊ㄧ建立邦交。
幕府:
古时军队主将的府署设在帐幕内,因称。后也称军政大官僚的府署:入幕府办事。
制度:
1.谓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﹑礼俗等规范。
2.制订法规。
3.规定。
4.指规定品级的服饰。
5.制作。
6.谓制作方法。
7.规模;样式。
发生:
①原来没有的事出现了;产生:发生变化ㄧ发生事故 ㄧ发生关系。
②卵子受精后逐渐生长的过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