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汉语词典>排箫的分词解释
páixiāo

排箫

排箫读音为 pái xiāo。意思是:1.古代管乐器。也称箫。编竹而成,大者二十三管,小者十六管,按律排列于木椟中,上端平齐,下端两旁长而中部短,参差不同,故又名“参差”。管底以蜡蜜封堵的称“底箫”,无底的称“洞箫”。木椟以红或黑色髹漆,有戗作云形者,则称“云箫”。 2.吹箫。

繁体排簫

拼音pái xiāo

注音ㄆㄞˊ ㄒㄧㄠ

词语分解

排箫pái xiāo
词语解释
1.古代管乐器。也称箫。编竹而成,大者二十三管,小者十六管,按律排列于木椟中,上端平齐,下端两旁长而中部短,参差不同,故又名“参差”。管底以蜡蜜封堵的称“底箫”,无底的称“洞箫”。木椟以红或黑色髹漆,有戗作云形者,则称“云箫”。
2.吹箫。
分词解释
编竹:
指用细竹竿或竹片编织成的篱笆。
无底:
1.没有底部。形容极深。
2.无限度;无穷尽。
3.谓不知底细。
髹漆:
1.亦作“髤漆”。
2.谓以漆涂物。
3.指油漆。
不同:
1.不相同;不一样。
2.不同意。
3.不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