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汉语词典>栎樗之材的分词解释
chūzhīcái

栎樗之材

栎樗之材读音为 lì chū zhī cái。意思是:栎:木名;樗:俗名“臭椿”。比喻无用之材或平庸无用的人。

拼音lì chū zhī cái

注音

词语分解

栎樗之材lì chū zhī cái
词语解释
栎:木名;樗:俗名“臭椿”。比喻无用之材或平庸无用的人。
分词解释
平庸:
寻常而不突出,没有作为;寻常而不高明:平庸之辈|平庸之作。
臭椿:
又称“樗”。苦木科。落叶乔木,高10臭椿30米。羽状复叶,小叶披针形。夏季开淡绿色小花。产于中国东北南部至长江中下游。能耐干旱和碱地,是良好的造林、用材树种。木材粗硬,为胶合板、造纸等用材。种子可榨油,供食用或作润滑油。
无用:
1.不起作用,没有用处。
2.以指没有作用的事物。
3.不需要,不用。
4.犹无能,没有才干。
5.犹无法。
俗名:
1.通俗的名称,多有地方性,别于正式名称而言。
2.僧道等出家前的本名,与出家后的“法名”相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