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汉语词典>校书的分词解释
jiàoshū

校书

校书读音为 jiào shū。意思是:1.校勘书籍。 2.古代掌校理典籍的官员。汉有校书郎中,三国魏始置秘书校书郎,隋﹑唐等都设此官,属秘书省。 3.唐胡曾《赠薛涛》诗:“万里桥边女校书,枇杷花下闭门居。”薛涛,蜀中能诗文的名妓,时称女校书。后因以“女校书”为妓女的雅称。亦省称“校书”。

繁体校書

拼音jiào shū

注音ㄐㄧㄠˋ ㄕㄨ

词语分解

校书xiào shū
词语解释
1.校勘书籍。
2.古代掌校理典籍的官员。汉有校书郎中,三国魏始置秘书校书郎,隋﹑唐等都设此官,属秘书省。
3.唐胡曾《赠薛涛》诗:“万里桥边女校书,枇杷花下闭门居。”薛涛,蜀中能诗文的名妓,时称女校书。后因以“女校书”为妓女的雅称。亦省称“校书”。
分词解释
校勘:
校对原书,勘正错误。指对同一书籍,用不同版本或有关资料加以比较核对,考订其文字异同和正误真伪。
蜀中:
蜀﹐古国名﹐为秦所灭。有今四川省中部地。因泛称蜀地为“蜀中”。
书籍:
1.谓校定简册。
2.泛指一般图书。
3.谓登记户籍。
4.书于简册。谓有记载。
5.文书。诏命典策等。
诗文:
1.指诗歌。
2.指《诗经》的文字。
3.诗和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