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汉语词典>桶裙的分词解释
tǒngqún

桶裙

桶裙读音为 tǒng qún。意思是:也称“筒裙”。傣、佤、德昂、景颇、黎等族的妇女传统裙服。流行于云南、海南等省。因其形似圆桶而得名。用方幅土布或丝绸稍加裁剪、联缀而成。分长短两种,长裙及脚面,短裙及膝盖,裙面织有花纹图案。

拼音tǒng qún

注音ㄊㄨㄙˇ ㄑㄩㄣˊ

词语分解

桶裙tǒng qún
词语解释
也称“筒裙”。傣、佤、德昂、景颇、黎等族的妇女传统裙服。流行于云南、海南等省。因其形似圆桶而得名。用方幅土布或丝绸稍加裁剪、联缀而成。分长短两种,长裙及脚面,短裙及膝盖,裙面织有花纹图案。
分词解释
丝绸:
用蚕丝或人造丝织成的织品的总称。
筒裙:
裙身呈筒状的裙子﹐上﹑下部肥瘦略同﹐一般长不过膝部﹐没有褶子。
海南:
旧指今海南岛地区。亦泛指南部滨海地区。
花纹:
(花纹儿)各种条纹和图形:贝壳上面有绿色的花纹ㄧ他能织各种花纹的席子。
妇女:
成年女子的通称:妇女干部 ㄧ劳动妇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