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汉语词典>检正官的分词解释
jiǎnzhèngguān

检正官

检正官读音为 jiǎn zhèng guān。意思是:宋代官名。中书省﹑门下省皆置,掌纠正省务。熙宁三年始置,旋罢,建炎﹑绍兴间屡置屡罢。

繁体檢正官

拼音jiǎn zhèng guān

注音ㄐㄧㄢˇ ㄓㄥˋ ㄍㄨㄢ

词语分解

检正官jiǎn zhèng guān
词语解释
宋代官名。中书省﹑门下省皆置,掌纠正省务。熙宁三年始置,旋罢,建炎﹑绍兴间屡置屡罢。
分词解释
官名:
①旧时称在乳名以外起的正式名字。
②官衔。
中书省:
官署名。始设于魏晋,是奉皇帝意旨掌机要、发政令的中央机构。隋代改为内史省、内书省。至唐代,国家政令由中书省制定,经门下省审复,交尚书省执行。元代废门下、尚书两省,由中书省总领百官,成为国家政务中枢。明初袭元制,1380年中书省被革去。
纠正:
改正(缺点、错误):纠正姿势ㄧ纠正偏差ㄧ不良倾向已得到纠正。
绍兴:
1.承继前业,振兴昌盛。
2.即绍兴酒。
年始:
一年之始,岁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