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汉语词典>班谢的分词解释
bānxiè

班谢

班谢读音为 bān xiè。意思是:指汉班固和三国吴谢承的并称。谢承着有《后汉书》,已佚。

繁体班謝

拼音bān xiè

注音ㄅㄢ ㄒㄧㄝ ˋ

词语分解

班谢bān xiè
词语意思
指汉班固和三国吴谢承的并称。谢承着有《后汉书》,已佚。
分词解释
三国:
时代名。继东汉后出现的魏、蜀(蜀汉)、吴三国鼎立的历史时期。从公元220年曹丕代汉称帝起,至280年吴灭亡为止。一般把赤壁之战后至魏、蜀、吴建国前的历史也划入三国时期。
谢承:
犹谢候﹐谢贺。
并称:
1.一齐称道。
2.相提并论。
后汉书:
书名。纪传体东汉史。南朝宋范晔著。全书一百二十篇,分一百三十卷。记载自公元23年至220年间的历史,叙事喜以类相从。为研究东汉史的重要资料。
班固:
班固(32-92)东汉史学家、文学家。扶风安陵(今陕西咸阳东北)人。父班彪也是史学家。他继承父业,续修《汉书》。又善于作赋,所写《两都赋》为汉赋名篇。公元89年,随大将军窦宪出击匈奴。后窦宪专权被杀,他受牵连,死在狱中。《汉书》中的“八表”和《天文志》由妹班昭续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