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汉语词典>疑冰的分词解释
bīng

疑冰

疑冰读音为 yí bīng。意思是:《庄子.秋水》:“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﹐笃于时也。”谓夏生秋死之虫不知冰为何物。后遂以“疑冰”喻浅薄无知而自以为是。

拼音yí bīng

注音ㄧˊ ㄅㄧㄥ

词语分解

疑冰yí bīng
词语解释
《庄子.秋水》:“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﹐笃于时也。”谓夏生秋死之虫不知冰为何物。后遂以“疑冰”喻浅薄无知而自以为是。
分词解释
浅薄:
①肤浅。多指缺乏学识和经验:智行浅薄|他们这些人崇洋媚外,实在是太浅薄了。
②轻薄;不朴实:时俗浅薄|风气浅薄。
自以为是:
是:对。总以为自己是对的。形容主观,不虚心。
无知:
1.没有知觉。
2.指失去知觉。
3.没有知识,不明事理。
4.指不明事理的人。
5.无人知晓。
6.犹言没有匹配。
于时:
1.于是,在此。
2.当时,其时。
3.见“于是”。
何物:
1.亦作“何勿”。
2.什么东西;什么人。
3.什么,哪一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