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汉语词典>秦二代的分词解释
qínèrdài

秦二代

秦二代读音为 qín èr dài。意思是:秦二世皇帝胡亥。唐代避李世民讳﹐故二世称二代。

拼音qín èr dài

注音ㄑㄧㄣˊ ㄦˋ ㄉㄞˋ

词语分解

秦二代qín èr dài
词语解释
秦二世皇帝胡亥。唐代避李世民讳﹐故二世称二代。
分词解释
避李:
《旧唐书.李泌传》:“﹝泌﹞权逾宰相……寻为中书令崔圆﹑幸臣李辅国害其能,将有不利于泌。泌惧,乞游衡山,优诏许之。”后用作良臣避害之典。
皇帝:
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号。在我国皇帝的称号始于秦始皇。
秦二世:
秦二世(前230-前207)即“胡亥”。秦朝皇帝。秦始皇少子。始皇死后,被李斯、赵高拥立为帝。公元前210-前207年在位,其间继续建阿房宫、修驰道,赋役更为繁重。不久爆发陈胜、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。后被赵高逼迫自杀。
故二:
佛教语。谓僧人出家前的旧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