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汉语词典>荆山的分词解释
jīngshān

荆山

荆山读音为 jīng shān。意思是:1.山名。在今湖北省南漳县西部。漳水发源于此。山有抱玉岩,传为楚人卞和得璞处。 2.山名。在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南。相传禹铸鼎于此。 3.山名。在今河南省灵宝县阌乡南。相传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此。亦名覆釜山。 4.山名。在今安徽省怀远县西南。

繁体荊山

拼音jīng shān

注音ㄐㄧㄥ ㄕㄢ

词语分解

荆山jīng shān
词语解释
1.山名。在今湖北省南漳县西部。漳水发源于此。山有抱玉岩,传为楚人卞和得璞处。
2.山名。在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南。相传禹铸鼎于此。
3.山名。在今河南省灵宝县阌乡南。相传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此。亦名覆釜山。
4.山名。在今安徽省怀远县西南。
分词解释
相传:
1.递相传授。
2.长期以来互相传说。
抱玉:
1.见“抱璞”。
2.谓怀抱德才,深藏不露。语本《老子》:“知我者希,则我者贵,是以圣人被褐怀玉。”
卞和:
春秋楚人。相传他得玉璞,先后献给楚厉王和楚武王,都被认为欺诈,受刑砍去双脚。楚文王即位,他抱璞哭于荆山下,文王使人琢璞,得宝玉,名为“和氏璧”。
西南:
一般指四川、贵州、云南三省和西藏自治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