莫高窟
莫高窟读音为 mò gāo kū。意思是:俗称“千佛洞”。在甘肃省敦煌市区东南25千米鸣沙山东麓。始建于公元366年,北魏、北周、隋、唐以至元代均有所修建。现存洞窟四百九十二个,壁画总面积4.5万平方米,彩塑二千四百身。还有绢画、刺绣等珍贵文物,数以万计。与大同云冈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群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并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。
拼音mò gāo kū
注音ㄇㄛˋ ㄍㄠ ㄎㄨ
词语分解
莫高窟mò gāo kū
词语解释:
俗称“千佛洞”。在甘肃省敦煌市区东南25千米鸣沙山东麓。始建于公元366年,北魏、北周、隋、唐以至元代均有所修建。现存洞窟四百九十二个,壁画总面积4.5万平方米,彩塑二千四百身。还有绢画、刺绣等珍贵文物,数以万计。与大同云冈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群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并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。
分词解释:
壁画:
绘在建筑物的墙壁或天花板上的图画:敦煌壁画。
北周:
北朝之一,公元557-581,鲜卑人宇文觉所建。参看〖南北朝〗。
北魏:
北朝之一,公元386-534,鲜卑人拓跋珪所建,后来分裂为东魏和西魏。参看〖南北朝〗。
现存:
1.现有或备有的——随时可以交货的。如:现存物资。
2.现在有或仍然有生命力的。如:现存的昆虫种类。
千佛洞:
即敦煌石室。在甘肃省敦煌县东南。旧称莫高窟。
词语解释:
俗称“千佛洞”。在甘肃省敦煌市区东南25千米鸣沙山东麓。始建于公元366年,北魏、北周、隋、唐以至元代均有所修建。现存洞窟四百九十二个,壁画总面积4.5万平方米,彩塑二千四百身。还有绢画、刺绣等珍贵文物,数以万计。与大同云冈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群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并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。
分词解释:
壁画:
绘在建筑物的墙壁或天花板上的图画:敦煌壁画。
北周:
北朝之一,公元557-581,鲜卑人宇文觉所建。参看〖南北朝〗。
北魏:
北朝之一,公元386-534,鲜卑人拓跋珪所建,后来分裂为东魏和西魏。参看〖南北朝〗。
现存:
1.现有或备有的——随时可以交货的。如:现存物资。
2.现在有或仍然有生命力的。如:现存的昆虫种类。
千佛洞:
即敦煌石室。在甘肃省敦煌县东南。旧称莫高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