诸葛亮
诸葛亮读音为 zhū gě liàng。意思是:诸葛亮(181-234)三国时蜀汉政治家、军事家。字孔明。琅邪阳都(今山东沂南南)人。早年隐居隆中(今湖北襄樊)。公元207年,刘备“三顾茅庐”,请他出谋献策,遂提出联孙抗曹、重兴汉室的建议,即“隆中对”。后刘备据其策略,联孙攻曹,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,并占领荆州、益州,建立蜀汉政权。刘备称帝后,任丞相。刘备临终前把儿子刘禅和治理蜀国的重任托付给他。封为武乡侯。当政期间,励精图治,赏罚严明,重视水利,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,曾先后五次出兵攻魏,争夺中原。后病死于五丈原军中。民间故事对他的智慧谋略多所渲染,
繁体諸葛亮
拼音zhū gě liàng
注音ㄓㄨ ㄍㄜˇ ㄌㄧㄤˋ
词语分解
诸葛亮zhū gě liàng
词语解释:
诸葛亮(181-234)三国时蜀汉政治家、军事家。字孔明。琅邪阳都(今山东沂南南)人。早年隐居隆中(今湖北襄樊)。公元207年,刘备“三顾茅庐”,请他出谋献策,遂提出联孙抗曹、重兴汉室的建议,即“隆中对”。后刘备据其策略,联孙攻曹,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,并占领荆州、益州,建立蜀汉政权。刘备称帝后,任丞相。刘备临终前把儿子刘禅和治理蜀国的重任托付给他。封为武乡侯。当政期间,励精图治,赏罚严明,重视水利,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,曾先后五次出兵攻魏,争夺中原。后病死于五丈原军中。民间故事对他的智慧谋略多所渲染,故常借指足智多谋的人物。
分词解释:
蜀汉:
朝代名。三国之一。公元221年,刘备称帝,国号汉,建都成都(今属四川),历史上又称蜀。263年,为魏所灭。
故常:
〈书〉惯例;旧例:不依故常丨习为故常丨囿于故常。
建议:
①向集体、领导等提出自己的主张:我建议休会一天。
②向集体、领导等提出的主张:合理化建议。
当政:
掌握政权或权力。
励精图治:
砺:奋勉;图:设法;治:治理好国家。振奋精神,想办法治理好国家。
词语解释:
诸葛亮(181-234)三国时蜀汉政治家、军事家。字孔明。琅邪阳都(今山东沂南南)人。早年隐居隆中(今湖北襄樊)。公元207年,刘备“三顾茅庐”,请他出谋献策,遂提出联孙抗曹、重兴汉室的建议,即“隆中对”。后刘备据其策略,联孙攻曹,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,并占领荆州、益州,建立蜀汉政权。刘备称帝后,任丞相。刘备临终前把儿子刘禅和治理蜀国的重任托付给他。封为武乡侯。当政期间,励精图治,赏罚严明,重视水利,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,曾先后五次出兵攻魏,争夺中原。后病死于五丈原军中。民间故事对他的智慧谋略多所渲染,故常借指足智多谋的人物。
分词解释:
蜀汉:
朝代名。三国之一。公元221年,刘备称帝,国号汉,建都成都(今属四川),历史上又称蜀。263年,为魏所灭。
故常:
〈书〉惯例;旧例:不依故常丨习为故常丨囿于故常。
建议:
①向集体、领导等提出自己的主张:我建议休会一天。
②向集体、领导等提出的主张:合理化建议。
当政:
掌握政权或权力。
励精图治:
砺:奋勉;图:设法;治:治理好国家。振奋精神,想办法治理好国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