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汉语词典>郾城之战的分词解释
yǎnchéngzhīzhàn

郾城之战

郾城之战读音为 yǎn chéng zhī zhàn。意思是:南宋初年宋金之间的战役。1140年,金军四路南下,岳飞率轻骑驻郾城(今属河南),金将兀术率精兵一万五千余骑来攻,以重铠严装的“铁塔兵”列于正面,拐子马布于两侧。岳飞令将士持刀斧,上砍金兵,下斩马足,大败金军。

繁体郾城之戰

拼音yǎn chéng zhī zhàn

注音ㄧㄢˇ ㄔㄥˊ ㄓㄧ ㄓㄢˋ

词语分解

郾城之战yǎn chéng zhī zhàn
词语解释
南宋初年宋金之间的战役。1140年,金军四路南下,岳飞率轻骑驻郾城(今属河南),金将兀术率精兵一万五千余骑来攻,以重铠严装的“铁塔兵”列于正面,拐子马布于两侧。岳飞令将士持刀斧,上砍金兵,下斩马足,大败金军。
分词解释
轻骑:
1.轻装的骑兵。
2.单骑。
3.轻捷的马队。
4.装有内燃发动机的两轮车。是一种灵便快速的交通工具,也用于军事和体育竞赛。
四路:
1.指军队进﹑退﹑左﹑右的运动路线。
2.四方道路。
3.引申指四方,各处。
精兵:
训练有素、战斗力强的士兵:精兵猛将ㄧ率精兵十万。
河南:
1.指黄河以南地区。具体所指范围广狭有异。
2.秦汉时代称今河套以南地区。
3.省名,别称豫。省会郑州市。
将士:
将领和士兵的统称:将士用命(军官和士兵都服从命令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