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汉语词典>韦驮的分词解释
wéituó

韦驮

韦驮读音为 wéi tuó。意思是:梵文Skanda(塞建陀)音译的讹略。亦作“韦驮(一作‘陀’)天”。佛教天神,传说为南方增长天王的八神将之一,居四天王三十二神将之首。唐道宣载其事,谓佛涅盘时,捷疾鬼盗取佛牙一双,韦驮急追取还,以授道宣。后佛教因以韦驮为护法神,亦称护法韦驮,并置其像佛寺中,着武将服,执金刚杵,立于天王殿弥勒佛之后,正对释迦牟尼佛。

繁体韋馱

拼音wéi tuó

注音ㄨㄟˊ ㄊㄨㄛˊ

词语分解

韦驮wéi tuó
词语意思
梵文Skanda(塞建陀)音译的讹略。亦作“韦驮(一作‘陀’)天”。佛教天神,传说为南方增长天王的八神将之一,居四天王三十二神将之首。唐道宣载其事,谓佛涅盘时,捷疾鬼盗取佛牙一双,韦驮急追取还,以授道宣。后佛教因以韦驮为护法神,亦称护法韦驮,并置其像佛寺中,着武将服,执金刚杵,立于天王殿弥勒佛之后,正对释迦牟尼佛。
分词解释
讹略:
1.谓音译的讹误和省略。
2.错误和漏略。
捷疾鬼:
梵语“夜叉”的意译。以其食人血肉,或飞空,或地行,捷疾可畏,故云。
正对:
1.直言对答。
2.对偶的一种。用反映同类事物或概念的词语两两相对。
之后:
1.表示在某个时间或处所的后面。一般多指时间。
2.单独用在句子头上,表示在上文所说的事情以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