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愈
韩愈读音为 hán yù 。意思是:韩愈(768-824)唐代文学家、哲学家。字退之,河南河阳(今河南孟州市)人,祖籍昌黎(今属河北),世称韩昌黎。贞元年间进士。曾任监察御史、刑部侍郎、吏部侍郎。两次遭贬。死后谥文,世称“韩文公”。崇尚儒学,排斥佛教。反对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,提倡散体,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领袖。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有散文《原道》、《进学解》、《师说》、《张中丞传后序》、《祭十二郎文》以及诗歌《山石》、《石鼓歌》、《调张籍》、《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》等名篇。有《昌黎先生集》。
繁体韓愈
拼音hán yù
注音ㄏㄢˊ ㄧㄩˋ
词语分解
韩愈hán yù
词语意思:
韩愈(768-824)唐代文学家、哲学家。字退之,河南河阳(今河南孟州市)人,祖籍昌黎(今属河北),世称韩昌黎。贞元年间进士。曾任监察御史、刑部侍郎、吏部侍郎。两次遭贬。死后谥文,世称“韩文公”。崇尚儒学,排斥佛教。反对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,提倡散体,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领袖。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有散文《原道》、《进学解》、《师说》、《张中丞传后序》、《祭十二郎文》以及诗歌《山石》、《石鼓歌》、《调张籍》、《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》等名篇。有《昌黎先生集》。
分词解释:崇尚:
推崇提倡:崇尚正义|崇尚儒学|为一时所崇尚。
六朝:
①吴、东晋、宋、齐、梁、陈,先后建都于建康(吴称建业,今南京),合称六朝。
②泛指南北朝时期:六朝文ㄧ六朝书法。参看〖南北朝〗。
昌黎:
1.唐韩愈世居颍川,常据先世郡望自称昌黎(今河北省昌黎县)人;宋熙宁七年诏封昌黎伯,后世因尊称他为昌黎先生。
2.借指韩姓。
中丞:
1.汉代御史大夫下设两丞,一称御史丞,一称中丞。中丞居殿中,故以为名。东汉以后,以中丞为御史台长官。明清时用作对巡抚的称呼。
2.指宫官,内官。
词语意思:
韩愈(768-824)唐代文学家、哲学家。字退之,河南河阳(今河南孟州市)人,祖籍昌黎(今属河北),世称韩昌黎。贞元年间进士。曾任监察御史、刑部侍郎、吏部侍郎。两次遭贬。死后谥文,世称“韩文公”。崇尚儒学,排斥佛教。反对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,提倡散体,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领袖。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有散文《原道》、《进学解》、《师说》、《张中丞传后序》、《祭十二郎文》以及诗歌《山石》、《石鼓歌》、《调张籍》、《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》等名篇。有《昌黎先生集》。
分词解释:崇尚:
推崇提倡:崇尚正义|崇尚儒学|为一时所崇尚。
六朝:
①吴、东晋、宋、齐、梁、陈,先后建都于建康(吴称建业,今南京),合称六朝。
②泛指南北朝时期:六朝文ㄧ六朝书法。参看〖南北朝〗。
昌黎:
1.唐韩愈世居颍川,常据先世郡望自称昌黎(今河北省昌黎县)人;宋熙宁七年诏封昌黎伯,后世因尊称他为昌黎先生。
2.借指韩姓。
中丞:
1.汉代御史大夫下设两丞,一称御史丞,一称中丞。中丞居殿中,故以为名。东汉以后,以中丞为御史台长官。明清时用作对巡抚的称呼。
2.指宫官,内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