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汉语词典>题款的分词解释
kuǎn

题款

题款读音为 tí kuǎn。意思是:亦作“题欵”。1.在书画、楹联、书信、礼品等上面题写上款或下款。2.指所题写的上款或下款。

繁体題款

拼音tí kuǎn

注音ㄊㄧˊ ㄎㄨㄢˇ

词语分解

题款tí kuǎn
词语解释
亦作“题欵”。
1.在书画、楹联、书信、礼品等上面题写上款或下款。
2.指所题写的上款或下款。
分词解释
书信:
1.指传送书札的使者。书指函札,信指使人。
2.指信札。
下款:
送人的字画﹑书籍,给人的信件等上面所写的自己的名字。
楹联:
也叫“对联”、“对子”。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联语。春节时贴在门上的对联叫“春联”。字数无定规,但两联须相等。旧时要求对仗工整,平仄协调,是旧体诗词的演变。相传始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“新年纳余庆,嘉节号长春”。宋代推广用在楹柱上,后又普遍用于装饰和交际庆吊。
上款:
谓在书画等上端题写的受物者的姓名﹑称谓﹑事由等字样。
上面:
1.物体的表面。
2.位置较高的地方。
3.指次序在前的。
4.上首。
5.方面;里面。
6.指京师。
7.指官府,上级。
8.指家族辈分较高﹑年龄较大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