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资治通鉴》第二百二十五章 第二百二十五卷北宋 · 司马光
唐纪四十一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中之下大历九年(甲寅、774)唐纪四十一唐代宗大历九年(甲寅,公元774年)[1]春,正月,壬寅,田神功薨于京师。
[1]春季,正月壬寅(初三),田神功在京师去世。
[2]澧朗镇遏使杨猷自澧州沿江而下,擅出境至鄂州,诏听入朝。猷遂溯汉江而上,复州、郢州皆闭城自守,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发兵备之。
[2]澧朗镇遏使杨猷从澧州沿长江而下,擅自出境到鄂州,代宗下诏听凭他入朝。于是杨猷溯汉江而上,沿途的复州、郢州都关闭城门自守,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也调遣军队防备杨猷。
[3]二月,辛未,徐州军乱,刺史梁乘逾城走。
[3]二月辛未(初二),徐州的军队发生哗变,刺史梁乘翻越城墙逃走。
[4]谏议大夫吴损使吐蕃,留之累年,竟病死虏中。
[4]谏议大夫吴损出使吐蕃,在那里滞留多年,最后病死在吐蕃。
[5]庚辰,汴宋兵防秋者千五百人,盗库财溃归,田神功薨故也。己丑,以神功弟神玉知汴宋留后。
[5]庚辰(十一日),汴宋去防御吐蕃的军队一千五百人盗窃府库财物后溃逃回汴州,这是因为田神功去世的缘故。己丑(二十日),代宗任命田神功的弟弟田神玉为汴宋留后。
[6]癸巳,郭子仪入朝,上言:“朔方,国之北门,中间战士耗散,什才有一。今吐蕃兼河、陇之地,杂羌、浑之众,势强十倍。愿更于诸道各发精卒,成四、五万人,则制胜之道必矣。”
[6]癸巳(二十四日),郭子仪入朝,进言说:“朔方是国家的北大门,那里的兵员消耗散失,仅仅剩下十分之一。如今吐蕃吞并河西、陇右地区,混杂着羌族、吐谷浑的部众,势力强大十倍。我希望各道轮流分别派遣精壮士兵,组成四五万人的军队,那么一定能够克敌制胜。”
[7]三月,戊申,以皇女永乐公主许妻魏博节度使田承嗣之子华。上意欲固结其心,而承嗣益骄慢。
[7]三月戊申(初九),代宗将皇女永乐公主许配给魏博节度使田承嗣的儿子田华。代宗的目的是想以恩惠与他交心,但田承嗣却更加骄横傲慢。
[8]以澧朗镇遏使杨猷为洮州刺史、陇右节度兵马使。
[8]代宗任命澧朗镇遏使杨猷为洮州刺史、陇右节度兵马使。
[9]夏,四月,甲申,郭子仪辞还州,复为上言边事,至涕泗交流。
[9]夏季,四月甲申(十六日),郭子仪向代宗辞行回州时,又向代宗谈到边疆大事,以至涕泪俱下。
[10]壬辰,赦天下。
[10]壬辰(二十四日),大赦天下。
[11]五月,丙午,杨猷自澧州入朝。
[11]五月丙午(初八),杨猷从澧州入朝。
[12]泾原节度使马入朝,讽将士为己表求平章事。丙寅,以为左仆射。
[12]泾原节度使马入朝,他暗示将士们为他上表要求平章事的职位。丙寅(二十八日),代宗任命马为左仆射。
[13]六月,卢龙节度使朱遣弟滔奉表请入朝,且请自将步骑五千防秋;上许之,仍为先筑大第于京师以待之。
[13]六月,卢龙节度使朱派遣弟弟朱滔带来奏表,请求入朝,并且请求让他亲自率领五千步骑兵去防御吐蕃。代宗表示同意,还在京师为他预先修建大宅来等待他的到来。
[14]癸未,兴善寺胡僧不空卒,赠开府仪同三司、司空,赐爵肃国公,谥曰大辩正广智不空三藏和尚。
[14]癸未(十五日),兴善寺胡僧不空去世。代宗追封他为开府仪同三司、司空,赐爵肃国公;谥号大辩正广智不空三藏和尚。
[15]京师旱,京兆尹黎干作土龙祈雨,自与巫觋更舞。弥月不雨,又祷于文宣王。上闻之,命撤土龙,减膳节用。秋,七月,戊午,雨。
[15]京师干旱,京兆尹黎干制作土龙来祈求雨水,自己与男女巫师交替舞蹈求雨。整整一月不见下雨,黎干又在文宣王孔子像前祈祷。代宗听说后,下令撤掉土龙,减少膳食,节约费用。秋季,七月戊午(二十一日),天才下雨。
[16]朱入朝,至蔚州,有疾,诸将请还,俟间而行。曰:“死则舆尸而前!”诸将不敢复言。九月,庚子,至京师,士民观者如堵。辛丑,宴及将士于延英殿,犒赏之盛,近时未有。
[16]朱入朝,途经蔚州时得了病,诸位将领请朱回去,等病情好转后再动身。朱说“我死了就抬尸体前去朝廷!”诸位将领不敢再提此事。九月庚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