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一国三公,吾谁适从

一国三公,吾谁适从

比喻事权不统一,令人无所适从。公元前655年,晋献公命令大夫士蒍在蒲、屈两地为他的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筑城。士蒍草草完事,夷吾向晋献公告状。为此,晋献公对士蒍进行批评。士蒍分辩道:“我还未听说家中未死人先哭一通,没有敌情就去筑城的事情。我修筑城池不好是不敬;而修好城池却为将来的敌人提供了保障,则是不忠。《诗经》上说:只有修德才能安定;只有团结群公子,才是可靠的长城。您如修德而又团结群公子,又何必要为他们筑城呢?如果修城,不出三两年,即会因内乱而对之用兵,又何必把城铸得那么牢固呢?”从朝中退出后,士蒍又编了一个顺口溜唱道:“狐皮大衣毛茸茸,一个晋国三个公,唉呀!我到底听谁的令。”

【出典】:

左传·僖公五年》:“初,晋侯使士蒍为二公子筑蒲与屈,不慎,置薪焉。夷吾诉之,公使让之。士蒍稽首而对曰:‘臣闻之,无丧而戚,忧必雠焉。无戎而城,雠必保焉。寇雠之保,又何慎焉。守官废命,不敬。固雠之保,不忠。失忠与敬,何以事君。《诗》云:‘怀德唯宁,宗子惟城。’君其修德而固宗子,何城如之。三年将寻师焉,焉用慎。’退而赋曰:‘狐裘尨茸,一国三公,吾谁适从?’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刘子玄《论史上萧至忠书》:“十羊九牧,直意难行;一国三公,适从焉在?” 唐·杜甫《草堂》:“义士皆痛愤,纪纲乱相逾;一国实三公,万人欲为鱼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楚倚相

    《左传.昭公十二年》:“左史倚相趋过。王曰:‘是良史也,子善事之。是能攻《三坟》、《五典》、《八索》、《九丘》。’”晋.杜预注:“倚相,楚史名。”春秋时,楚国有史臣名倚相,博学多才,以熟读古籍著称。后

  • 其谁曰不然

    其:副词。表推测,估计。 有谁说不是这样? 用反诘的语气表示对某种作法的肯定。语出《左传.隐公元年》:“若阙地及泉,隧而相见,其谁曰不然?”唐.梁肃《代太常答苏端驳杨绾谥议》:“而清俭厉俗,明哲保

  • 乳视

    《山海经.海外西经》:“形天与帝争神,帝断其首,葬之常羊之山,乃以乳为目,以脐为口,操干戚以舞。”按,形天亦作形夭、刑天。古代神话中有这样的传说:形天是被斩首之神,他以两乳当目,肚脐当口,仍不甘失败。

  • 竹杖成龙

    源见“杖化龙”。比喻得道有仙术。唐骆宾王《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》诗:“蘋风入驭来应易,竹杖成龙去不难。”【典源】 晋·葛洪《神仙传·壶公》:“ (费长) 房忧不得到家,公以一竹杖与之曰:‘但骑此.

  • 致君尧舜

    《孟子.万章上》:“伊尹耕于有莘之野,而乐尧舜之道焉……汤使人以币聘之,嚣嚣然曰:‘我何以汤之聘币为哉?我岂若处畎亩之中,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哉?’汤三使往聘之,既而幡然改曰:‘与我处畎亩之中,由是以乐其

  • 民可以乐成,不可与虑始

    见〔民不可与虑始,而可与乐成〕。

  • 狮子搏象兔,皆用全力

    狮子和大象或兔子搏斗,皆使尽全身之力。 比喻事无大小,都全力以赴,认真对待。语出宋.普济《五灯会元.卷六.亡名古宿》:“昔有一老宿,因僧问:‘师(狮)子捉兔亦全其力,捉象亦全其力,未审全个什么力?’

  • 博望乘槎

    源见“乘槎”。谓乘仙舟而去。《警世通言.乐小舍?生觅偶》:“借问子胥何在,博望乘槎仙去,知是几时还?”

  • 贡公喜

    源见“弹冠相庆”。谓因良朋得官而欢庆。金元好问《闻希颜得英府记室》诗:“徒怀贡公喜,尘土隔瀛洲。”【词语贡公喜】   汉语大词典:贡公喜

  • 擢数

    源见“擢发难数”。泛指多得难以计数。明 汪本钶《续刻李氏书序》:“盖先生之书未刻者,种种不胜擢数。”【词语擢数】   汉语大词典:擢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