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一日三秋

一日三秋

最初喻别离后思念恋人之情,后则泛指对亲人或朋友思念的殷切,古代民歌说,那个采蒿的姑娘啊!一天没见到她,却好象挨过三秋啦。

【出典】:

诗经·王风·采葛》:“彼采萧兮,一日不见,如三秋兮。”

【例句】:

南朝·梁·何逊《为衡山侯与妇书》:“路迩人遐,音尘寂绝,一日三秋,不足为喻。” 鲁迅《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》:“只是比较的慢,使我们性急的人,有一日三秋之感罢了。”


主谓 形容对人思念殷切。语本《诗·王风·采葛》:“彼采萧兮,一日不见,如三秋兮。”《红楼梦》82回:“好容易熬了一天。真真古人说~,这话再不错的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思念方面。→一日三岁 朝思暮想 ↔无动于衷。 也作“一日不见,如隔三秋”。


解释形容对人思念心切。

出处诗经·王风·采葛》:“彼采萧兮,一日不见,如三秋兮。”

诗经》是我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,其中收录了东周洛邑一带的十首民歌,即为《王风》。《王风》中有一篇《采葛》,描写对爱人的思念,情感真挚而激烈。这首诗写道:

那个采葛的人儿啊,是我思慕的对象。

一天见不到,就像已过了三个月。

那个采蒿的人儿啊,是我思慕的对象。

一天见不到,就像已过了九个月。

那个采艾的人儿啊,是我思慕的对象。

一天见不到,就像已过了整三年。

热恋中的情人无不希望朝夕相守,耳鬓相磨,即使短暂的分别,也会觉得漫长难耐、度日如年。《采葛》准确地捕捉住了这种普通而又普遍的情感,采用反复吟诵的方法,生动形象地将它展现了出来。三段诗歌,从“三个月”到“三年”,思念的感情一层深过一层,而反复的吟咏,也足以引起听众的共鸣。

近义度日如年

反义光阴似箭

例句

小王刚刚出差一天,已经按捺不住对女友的思念,对他们来说,真是“一日三秋”啊!


【词语一日三秋】  成语:一日三秋汉语词典:一日三秋

猜你喜欢

  • 版筑

    《孟子.告子下》:“舜发于畎亩之中,傅说举于版筑之间。”《史记》卷三《殷本纪》:“(殷)帝小乙崩,帝子武丁立。帝武丁即位,思复兴殷,而未得其佐。三年不言,政事决定于冢宰,以观国风。武丁夜梦得圣人,名曰

  • 东平之树

    《汉书.东平思王刘宇传》“〔东平思王刘宇〕立三十三年薨”颜师古注引三国 魏刘劭王象《皇览》:“东平思王冢在无盐,人传言王在国思归京师,后葬,其冢上松柏皆西靡也。”后因以“东平之树”谓人死后犹不泯眷恋故

  • 桑间

    源见“桑间濮上”。指桑间之咏。泛指淫靡之音。秦李斯《谏逐客书》:“郑 卫 桑间、《韶》《虞》《武》《象》者,异国之乐也。”亦指男女幽会之地。明 徐元《八义记.阴陵相会》:“那日桑间相会,谁知此地重逢。

  • 忆黄犬

    同“叹黄犬”。唐元稹《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》:“犹胜忆黄犬,幸得早图之。”【词语忆黄犬】   汉语大词典:忆黄犬

  • 斗百草

    南朝.梁.宗懔《荆楚岁时记》:“五月五日,四民并蹋百草,又有斗百草之戏。采艾以为人,悬门户上以避毒气。”古代民俗,於五月五日外出,找些奇花异草互相比赛,以新奇或品种多者为胜。后常用为节日郊游之典。宋.

  • 操斧伐柯

    《诗.豳风.伐柯》:“伐柯伐柯,其则不远。”《中庸》引此文,朱熹集注:“柯,斧柄。则,法也……言人执柯伐木以为柯者,彼柯长短之法,在此柯耳。”因以“操斧伐柯”喻可就近取法。晋陆机《文赋》:“至于操斧伐

  • 无出其右

    《史记.田叔列传》:“孟舒、田叔等十余人,随赵王至长安,上召与语,汉廷臣无能出其右者。上说(悦)尽拜为郡守诸侯相。”又见《汉书.高帝纪下》。据颜师古注说,古者以右为尊,言材无能过之者,故云无出其右。后

  • 绿帻见宠

    《汉书.东方朔传》:“董偃字曼倩,平原厌次人也。……初,帝姑馆陶公主号窦太主,堂邑侯陈午尚之。午死,主寡居,年五十岁矣,近幸偃。始偃与姑母以卖珠为事,偃年十三,随母出入主家。左右言其姣好,主召见,曰:

  • 苍梧痛

    源见“苍梧龙去”。对帝王之死的伤恸。清黄遵宪《乌之珠歌》:“六宫共抱苍梧痛,万国还惊白柰簪。”

  • 捧心钓饵

    战国.庄周《庄子.天运》:“西施病心而?其里,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,归亦捧心而?其里,其里之富人见之,坚闭门而不出,贫人见之,挈妻子而去之走。彼知?美,而不知?之所以美。”?,即颦,皱眉。越王献美女西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