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三人成虎

三人成虎

战国策.魏策二》:“庞葱(一本作庞恭)与太子(指魏国的太子)质(作为人质抵押)于邯郸,谓魏王曰:‘今一人言市有虎,王信之乎?’王曰:‘否。’‘二人言市有虎,王信之乎?’王曰:‘寡人疑之矣。’‘三人言市有虎,王信之乎?’王曰:‘寡人信之矣。’庞葱曰:‘夫市之无虎明矣,然而三人言而成虎。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,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。愿王察之矣。’王曰:‘寡人自为知(这是说自有知识的决断,不会随便相信别人话的)。’于是辞行,而谗言先至。后太子罢质,果不得见(指因谗言谤毁,不得复见魏王)。”

“三人成虎”是说市中本来无虎,由于有人一再传说,便令人信以为真。庞葱举“三人成虎”为例,是为了说服魏王不要听信谗言。后以此喻指人言可畏;流言虽然虚浮无据,但传闻一多,时间一长,就足以耸动视听了。

《乐府诗.折杨柳行》:“三夫成市虎,慈母投杼趋。”


主谓 三人谎传市上有虎,听的人就会以为真的有虎。比喻谣言与讹传重复再三,就会蛊惑民心。语本《战国策·魏策二》:“夫市之无虎明矣。然而三人言而成虎。”《邓析子·转辞》:“古人有言,众口铄金,~,不可不察也。”△用于事理类。→众口之矢 众口铄金。也作“三人成市虎”、“三夫成市虎”、“三言讹虎”。


【典源】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上》:“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,谓魏王曰:‘今一人言市有虎,王信之乎?’曰:‘不信。’‘二人言市有虎,王信之乎?’曰:‘不信。’‘三人言市有虎,王信之乎?’王曰:‘寡人信之。’庞恭曰:‘夫市之无虎也明矣,然而三人言而成虎。今邯郸之去魏也远于市,议臣者过于三人,愿王察之。’庞恭从邯郸反,竟不得见。”《战国策·魏策二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魏国庞恭与太子去赵国邯郸作人质,临行对魏王说:“今天有一人说市上有虎,大王相信吗?”魏王答:“不信。”“二人说市上有虎,大王信吗?”答:“不信。”‘那三人说市上有虎,大王信吗?”答:“我相信了。”庞恭说:“市场上不会有虎这是明白无疑的,然而有三个人说就成真的了。现在邯郸比市远得多,议论我的超过三个人,希望大王明察。”后庞恭从邯郸回来,魏王竟不见他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流言可畏,易惑动视听。

【典形】 虎游于市、话虎、三成虎、三夫成虎、三虎、三人成虎、市虎、市中有虎、三言成虎、成虎不待三、众口成虎。

【示例】

〔虎游于市〕 宋·徐铉《大宋左千牛卫上将军陇西公墓志铭》:“道或污隆,时有险易。蝇止于棘,虎游于市。”

〔话虎〕 明·徐渭《新建伯遗像》:“千古真知听话虎,百年遗象见犹龙。”

〔三成虎〕 清·秋瑾《吊屈原》:“臣心一如豸,市语三成虎。”

〔三夫成虎〕 金·元好问《过希颜故居》之四:“把臂论交分最深,三夫成虎古犹今。”

〔三虎〕 宋·黄庭坚《范蜀公挽词》:“去国几三虎,闻韶待一夔。”

〔三人成虎〕 宋·黄庭坚《劝交代张和父酒》:“三人成虎事多有,众口铄金君自宽。”

〔市虎〕 宋·陆游《丁未除夕感怀》:“怨谤相乘真市虎,技能已尽似黔驴。”

〔市中有虎〕 宋·黄庭坚《思亲汝州作》:“车上吐茵元不逐,市中有虎竟成疑。”


【词语三人成虎】  成语:三人成虎汉语词典:三人成虎

猜你喜欢

  • 长铗怨

    源见“冯驩弹铗”。谓怀才不遇。清龚自珍《鹧鸪天.题于湘山旧雨轩图》词:“长铗怨,破箫词,两般合就鬓边丝。”

  • 贾勇

    同“贾馀勇”。南朝 宋何承天《鼓吹铙歌.雍离》:“归德戒后夫,贾勇尚先鸣。”宋苏轼《乞诏边吏无进取及论鬼章事宜札子》:“边臣贾勇,争欲立功。”【词语贾勇】   汉语大词典:贾勇

  • 覆醴

    《战国策.燕策一》:“〔苏秦〕曰:‘足下不知也。臣邻家有远为吏者,其妻私人。其夫且归,其私之者忧之。其妻曰:‘公勿忧也,吾已为药酒以待之矣。’后二日,夫至。妻使妾奉卮酒进之。妾知其药酒也,进之则杀主父

  • 投谷

    参见:陨崖

  • 砥砫

    同“砥柱”。清杨棨《感事》诗:“方倚只身为砥砫,枉遭众口毁长城。”【词语砥砫】   汉语大词典:砥砫

  • 李膺仙

    源见“李郭同舟”。美称李膺。亦借指名流。唐羊士谔《郡中玩月寄江南李少尹》诗之二:“桂华临洛浦,如挹李膺仙。”【词语李膺仙】   汉语大词典:李膺仙

  • 对床之约

    源见“夜雨对床”。指朋友欢聚。清陈确《与韩子有云》:“闻今春驾过西湖,何不一枉东?,寻对床之约耶?”

  • 璧池

    同“璧水”。唐罗隐《暇日感怀因寄同院吴蜕拾遗》诗:“璧池清秩访燕台,曾捧瀛洲札翰来。”明何景明《观石鼓歌》:“璧池日月动华衮,奎阁星斗罗贞珉。”【词语璧池】   汉语大词典:璧池

  • 班姬素纨

    源见“班姬咏扇”。指团扇,隐含女子失宠受冷落之意。元曾瑞《蝶恋花.闺怨》词:“恨题遍班姬素纨,笔书乏蒙氏毫端。”

  • 气同沆瀣

    源见“沆瀣一气”。谓彼此意气相投。孙中山《祭夏重民文》:“黄冈先烈,花邑犹多,君生是邦,气同沆 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