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三十而立

三十而立

指人到三十岁正是立业之年,应当有所建树。孔子在谈到自己一生成长过程时说,我十五岁时开始立下学习的志愿,三十岁时学业有所成就;四十岁时能知道事物的道理而不感到疑惑,五十岁时懂得事情所以然的道理而穷道达变;六十岁时见闻广博,遇事可立辨曲直善恶;七十岁时能按自己心愿而又不超越法度。后人把人的三十岁叫做“而立”之年。

【出典】:

论语·为政》:“子曰:‘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,不逾矩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长清僧》:“友人或至其乡,敬造之,见其人默然诚笃,年仅而立。” 鲁迅《阿Q正传》:“谁知道他将到‘而立’之年,竟被小尼姑害得飘飘然了。”


偏正 而,才。三十岁才开始成熟,能自立于社会。语出《论语·为政》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。”今多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。陆继宗《三十而立》:“他们都是在二十几岁作出贡献,三十开外就荣获诺贝尔奖金,真可谓~。”△用于描述青年的成熟阶段。


解释本指人在三十岁左右知晓礼仪,做事有分寸。后用来表示人在三十岁前后应当有所成就。

出处论语·为政》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,不矩。”

论语》是记载孔子及其主要学生的言行的一部书,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,从《学而》到《尧曰》共二十篇。

在第二篇《为政》中,孔子有一段话,大致叙述了自己一生的各个阶段,教导学生在每个阶段都要有每个阶段的收获。他说:“我十五岁时立下了学习的志愿;三十岁时学懂了礼仪,从此说话做事都有了把握;四十岁时掌握了各种知识,所以心里不犯糊涂;五十岁时懂得了天命;六十岁时,一听别人的言语,就可以分辨出真假,判定出是非;到了七十岁,便能做到既随心所欲,又不逾越规矩。”

例句

他们都是在二十几岁作出贡献,三十开外就荣获诺贝尔奖,真可谓三十而立。


【词语三十而立】  成语:三十而立汉语词典:三十而立

猜你喜欢

  • 薏苡谗

    源见“薏苡明珠”。谓借故进谗言。唐白居易《得微之到官后书因成四章》诗之三:“侏儒饱笑东方朔,薏苡谗忧马伏波。”清李渔《玉搔头.拾愁》:“忠能格主,不蒙薏苡之谗;功每先人,曾最麒麟之强。”

  • 春眠不觉晓,处处闻啼鸟

    春睡不觉天晓,到处听到鸟雀的啼叫。 形容春光明媚,春睡香甜。语出唐.孟浩然《春晓》:“春眠不觉晓,处处闻啼鸟。夜来风雨声,花落知多少!”王增年《北京有“招鸟工程”》(《中国青年报》1993年6月13

  • 明日隔山岳,世事两茫茫

    明天一别,重重的山岳就会把我们分隔,在这茫茫的人世间,后会何时,又有谁能预料? 后多用作惜别之辞。语出唐.杜甫《赠卫八处士》:“主称会面难,一举累十觞。十觞亦不醉,感子故意长。明日隔山岳,世事两茫茫

  • 无偏无倚

    谓笔直而无偏斜。《儿女英雄传》缘起首回:“当中却有一条无偏无倚的荡平大路。”见“不偏不倚”。《儿女英雄传》缘起首回:“当中却有一条~的荡平大路。”【词语无偏无倚】  成语:无偏无倚汉语大词典:无偏无倚

  • 玉京山

    源见“玉京”。泛指仙境。唐 吕岩《忆江南》词之十二:“沉醉处,缥渺玉京山。”【词语玉京山】   汉语大词典:玉京山

  • 造物小儿

    同“造化小儿”。宋苏轼《赠梁道人》诗:“老人大父识君久,造物小儿如子何?”【典源】《新唐书·杜审言传》:“初,审言病甚,宋之问、武平一等省候何如,答曰:‘甚为造化小儿相苦,尚何言?然吾在,久压公等,今

  • 灵均问天

    同“屈子问天”。唐赵冬曦《㴩湖作》诗:“盈虚用舍轮舆旋,勿学灵均远问天。”

  • 陈王八斗才

    同“陈思八斗”。清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.滦阳消夏录一》:“黄金屈戌雕胡锦,不信陈王八斗才。”

  • 酒家保

    《后汉书.杜根传》:“时和熹邓后临朝,权在外戚。根以安帝年长,宜亲政事,乃于同时郎上书直谏。太后大怒,牧执根等,令盛以缣囊,于殿上扑杀之。执法者以根知名,私语行事人使不加力,既而载出城外,根得苏。太后

  • 入少出多

    见“入不敷出”。宋·朱熹《行宫便殿奏札三》:“本路土瘠民贫……~,往往例于常赋之外,多收加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