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三寸之舌

三寸之舌

马司迁《史记.平原君虞卿列传》:“毛〔遂〕先生以三寸之舌,强于百万之师。”三寸之舌,即舌头。据《史记索隐》注释:“《春秋纬》云:“舌在口中,长三寸。”舌为人类使用语言的重要器官,舌做灵活运动,始能发出各种声音。故以此形容能言善辩,极有口才。明.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十五回:“某自幼与周郎同窗交契,愿凭三寸不烂之舌,往江东说此人来降。”


偏正 比喻能说会道的口才。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:“毛先生一至楚,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。毛先生以~,强于百万之师。”△褒义。用于形容能言善辩,具有好口才的人。→口若悬河 ↔张口结舌。也作“三寸不烂之舌”、“三寸舌”。


【词语三寸之舌】  成语:三寸之舌汉语词典:三寸之舌

猜你喜欢

  • 翘足引领

    举足伸颈,比喻热切盼望。《文选.陈琳.檄吴将校部曲文》:“是以立功之士,莫不翘足引领,望风响应。”并列 踮起脚跟,伸长脖颈。形容热切盼望。汉·陈琳《檄吴将校部曲文》:“是以立功之士,莫不~,望风响应。

  • 螓蛾

    同“螓首蛾眉”。明汤显祖《紫钗记.泪烛裁诗》:“惊魂蘸影飞,恨绕螓蛾。”张素《自掾曹不辟而无贤吏》诗:“可怜渐渐螓蛾瘦,但见沈沈赑屃眠。”【词语螓蛾】   汉语大词典:螓蛾

  • 槐棘

    源见“三槐九棘”。喻指三公九卿。亦指三公九卿之位。晋葛洪《抱朴子.审举》:“上自槐棘,降逮皂隶,论道经国,莫不任职。”南朝 梁任昉《桓宣城碑》:“将登槐棘,宏振纲网。”【词语槐棘】   汉语大词典:槐

  • 向古人求

    《三国志.魏书.吕布传》附《陈登传》:“陈登者,字元龙,在广陵有威名。又掎角吕布有功,加伏波将军,年三十九卒……备因言曰:‘若元龙文武胆志,当求之于古耳,造次难得比也。’”三国时,蜀主刘备十分看重陈登

  • 食牛

    同“气食牛”。明李东阳《题日川休撰日会中书兄弟趋朝图》诗:“食牛惊坐客,渡蚁识胡僧。”【词语食牛】   汉语大词典:食牛

  • 传癖

    同“左传癖”。唐杨炯《卧读书架赋》:“士安号于书淫,元凯称于《传》癖。”【词语传癖】   汉语大词典:传癖

  • 业精于勤,荒于嬉;行成于思,毁于随

    嬉:游戏,玩乐。随:因循。 学业的精深在于勤奋,而荒废则由于玩乐;品行的养成在于多作反省,而败坏则由于因循懈怠。语出唐.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国子先生晨入太学,招诸生立馆下,诲之曰:‘业精于勤,荒于嬉;

  • 居大不易

    源见“长安居大不易”。谓在大都市中生活困难。鲁迅《书信集.致许寿裳》:“我虽不惮荒凉,但若购买食物,须奔波数里,则亦居大不易耳。”连动 在大城市里居住生活,很不容易。《鲁迅书信集·致许寿裳》:“我虽不

  • 太白

    同“大白”。明高启《次韵答朱冠君游城西之作》:“笑看明月问狂客,我举太白君当浮。”【词语太白】   汉语大词典:太白

  • 破柱惊雷

    源见“未惊雷破柱”。比喻使人震惊之事。宋黄庭坚《谢公择舅分赐茶》诗之二:“乞与降魔大圆镜,真成破柱作惊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