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三缄其口

三缄其口

刘向说苑.敬慎》:“孔子,观于太庙,右陛之侧,有金人焉,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:‘古之慎言人也。戒之哉,戒之哉!无多言,多言多败。’”后因指言语谨慎,少说或不说话。苏曼殊《与某公书》:“区子固非离经叛道之人,然此时男子多变为妇人,衲只好三缄其口。”


述宾 缄,封住。在嘴上贴了三道封条。少说话或说话很谨慎。语出《孔子家语·观周》:“孔子观周,遂入太祖后稷之庙,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,三缄其口,而铭其背曰,古之慎言人也。”《水浒后传》13回:“危行言逊,祸免生时;金人示戒,~。”※缄,不读作jiǎn。△用于形容说话谨慎。→缄口结舌 钳口结舌 ↔贫嘴薄舌 畅所欲言


【典源】《孔子家语·观周》:“孔子观周,遂入太祖后稷之庙,堂右阶之前,有金人焉,三缄其口,而铭其背曰:‘古之慎言人也。戒之哉! 无多言,多言多败。’”《说苑·敬慎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 孔子至周,进入太庙,庙堂右阶之前,有金属铸人,其嘴上有三重封条,金人背后的铭文说:“这是古时说话谨慎的人。值得我们鉴戒啊! 不要多言,言多必失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言谈谨慎,少说话。

【典形】 缄口、口须缄、三缄、三缄口。

【示例】

〔缄口〕 唐·张说《故开府仪同三司姚文贞公神道碑》:“外或形放,中恒礼拘。箴虽缄口,谏亦忘躯。”

〔口须缄〕 明·袁宏道《喜苏潜夫至柳浪》之三:“暂来犹有禁,佛语口须缄。”

〔三缄〕 唐·杜牧《鹦鹉》:“不念三缄事,世途皆尔曹。”

〔三缄口〕 金·元好问《胜概》:“吾道三缄口,时情一解颜。”


【词语三缄其口】  成语:三缄其口汉语词典:三缄其口

猜你喜欢

  • 射策

    汉代考试取士方法之一。由主试者事先拟试题,写在简策上,分为甲乙两科,列置案上。应试者随意选取,当场据题作答。主试者按题目难易和所答内容而定优劣。后以此为典,泛指考试。【出典】:《汉书》卷78《萧望之传

  • 麟楦

    同“麒麟楦”。清钮琇《觚賸.粟儿》:“儿家刺史,贤声溢于关中,貂毂珠履,日集其门。以儿视之,率麟楦耳。”【词语麟楦】   汉语大词典:麟楦

  • 褚渊励节

    《南史》卷二八《褚裕之传》附《褚延回传》:“景和中(南朝宋前废帝年号,为公元465年),山阴公主淫恣,窥见彦回(褚渊字)悦之,以白帝。帝召彦回西上閤宿十日,公主夜就之,备见逼迫,彦回整身而立,从夕至晓

  • 赵子龙一身是胆

    赵子龙:赵云字子龙,三国时蜀汉大将。 形容赵云胆略过人。语出《三国志.蜀志.赵云传》裴松之注引《(赵)云别传》:“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,围观昨战处,曰:‘子龙一身都是胆也’。”清.梁绍壬《两般秋雨盫随

  • 襦袴五

    源见“歌五袴”。称颂良吏施行惠政。清龚鼎孳《贺新郎.送青藜偕纪郡伯之毗陵》词:“到日秋花团竹马,奉兰陵雄郡君同典。襦袴五,自今剪。”

  • 计然术

    同“计然之策”。陈三立《哭梁璧元》诗:“君擅计然术,夙预富国谋。”【词语计然术】   汉语大词典:计然术

  • 墨守

    战国初的墨翟精于守城之技,事见《墨子.公输》。后因称善守者为“墨守”。《后汉书.郑玄传》:“任城、何休好公羊学,遂著《公羊墨守》、《左氏膏肓》、《谷梁废疾》。”“公羊墨守”:李贤注:“言公羊义理深远,

  • 祠鸡

    源见“金马碧鸡”。指金马、碧鸡神祠。借指成都。唐骆宾王《兵部奏姚州破逆贼露布》:“城接祠鸡,竟无希于改旦;山多神鹿,终未息于择音。”

  • 鹪蚊

    源见“鹪巢蚊睫”。指鹪螟与蚊虫。比喻极微小的东西。唐骆宾王《上兖州崔长史启》:“宾王瓶筲小器,鹪蚊末才。”【词语鹪蚊】   汉语大词典:鹪蚊

  • 庾公闲

    源见“南楼”。指名公闲时咏谑游乐。唐卢纶《送申屠正字往湖南迎亲》诗:“坦腹定逢潘令罪,上楼应伴庾公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