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上梁不正下梁歪

上梁不正下梁歪

缀白裘.〈铁冠图.夜乐〉》:“不要怪他们,这叫做上梁不正下梁歪。”比喻居上的人行为不正,不能以身作则,下边的人也会跟着仿效。明.冯梦龙、清.蔡元放编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六十二回:“尊如天地赫如神,何事人臣敢逐君?自是君纲先缺陷,上梁不正下梁蹲。”


其他 比喻上面的人思想行为不正,下面的人就跟着学坏。语本晋·杨泉《物理论》:“上不正,下参差。”清·玩花主人《缀白裘·〈铁冠图·夜乐〉》:“不要怪他们,这叫做~。”△贬义。用于事理方面。→上行下效。也作“上梁不正”。


【词语上梁不正下梁歪】  成语:上梁不正下梁歪汉语词典:上梁不正下梁歪

猜你喜欢

  • 东胶西序

    《礼记.王制》:“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,养庶老于西序…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,养庶老于虞庠。虞庠在国之西郊。”东胶、西序本为夏周之小学、大学,后用以泛指兴教化、养耆老的场所。《陈书.沈不害传》:“故东胶西序

  • 东阿之治

    《文选》卷二四晋.潘尼(正叔)《赠河阳》诗唐.李善注引《说苑》(按:今本刘向《说苑》正文不载,附于书后佚文中):“子奇年十八,齐君使治阿,既行,齐君悔之。遣使追,使者返曰:‘子奇必能矣,共载者皆白首者

  • 一斛贮槟榔

    《南史.刘穆之传》载:穆之世居京口(丹徒),少时家贫,常就岳家乞食。一日食饱求槟榔,其妻兄弟戏之曰:“槟榔消食,君乃常饥,何忽须此?”及穆之为丹阳尹,召妻兄弟饮,至醉饱,令厨人以金盘盛槟榔一斛进之。后

  • 孤山梅鹤

    源见“梅妻鹤子”。喻指隐逸之士。清 刘履芬《摸鱼子.寄谭仲修孝廉》词:“湖堤畔,冷落垂杨几树,孤山梅鹤哀诉。”

  • 赏音人

    源见“伯牙鼓琴”。指心心相印的知己。宋黄庭坚《玉芝园》诗:“爱君雷氏琴,汤汤发朱弦。但恨赏音人,太半随逝川。”

  • 荣启乐

    同“荣公三乐”。唐白居易《洛阳有愚叟》诗:“抱琴荣启乐,荷锸刘伶达。”清钱大昕《十驾斋养新录.古人姓名割裂》:“白乐天诗‘天教荣启乐,人恕接舆狂’,谓荣启期也。”

  • 身全木雁间

    源见“木雁”。表示中庸处世。宋程俱《葺蜗庐吴下用叶翰林见寄诗韵作》:“明知计出柏马下,正拟身全木雁间。”

  • 苦海无边,回头是岸

    佛教用语。意谓痛苦和磨难像大海一样无边无际;只要皈依佛法,彻底觉悟,就能获得超度。 后也用以比喻犯罪者如堕入苦海,只要改悔,就有出路。语出元.无名氏《来生债》一折:“兀那世间的人,那贪财好贿,苦海无

  • 老莱儿戏

    同“老莱娱亲”。宋韩淲《醉蓬莱.寿潘漕》词:“膝下婆娑,老莱儿戏,帝所辉光,使衣呈绣。”【词语老莱儿戏】   汉语大词典:老莱儿戏

  • 炮烙之刑

    殷代商纣的酷刑之一。本作“炮格”。《汉书.谷永传》:“榜棰于㿊炮格,绝灭人命。”唐代颜师古注:“㿊,痛也,炮烙,纣王所作刑也。膏涂铜柱,加之(以)火上,令罪人行其上,辄堕炭中,笑而以为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