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不吃烟火食

不吃烟火食

亦作“不食人间烟火”。烟火食:熟食,世俗食物。道家以为神仙是不吃烟火烧煮的食物的,因以喻人有道气或仙气。或比喻与世俗不同,有高尚情操和良好的精神状态。旧时用以称赞诗文立意高超,言词清丽,不同凡俗。赵自然太平繁昌(今安徽繁昌)人,以卖茶为业,本名王九。13岁时,身患重病,其父送他到青华观为道士。他做梦遇一位自称姓阴的素袍白发老人,领他到山上,把青嫩的柏树枝给他吃。醒来以后,不再吃食,每闻熟食味就要呕吐。一年多以后,又梦见那位老人,教他篆书。知州王洞报告朝廷,太守特为召见了解情况,赐给道士服装,改名“自然”。以后又有郑荣、赵抱一都不吃熟食,只以生果清泉为食。

【出典】:

宋史》卷461《方技传上·赵自然传》:13512、13513页:“赵自然,太平繁昌人,家荻港旁,以鬻茗为业。本名王九,始十三,疾甚,父抱诣青华观,许为道士。后梦一人,状貌魁伟,纶巾素袍,鬓发班白,自云姓阴。引之登高山,谓曰:‘汝有道气,吾将教汝辟谷之法。’乃出青柏枝令啖,梦中食之。及觉,遂不食,神气清爽,每闻火食气即呕。惟生果清泉而已。”又“大中祥符中,又有郑荣者,本禁军,戍壁州还,夜遇神人谓曰:‘汝有道气,勿火食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阮阅《诗话总龟》卷九引《直方诗话》:“(张)文潜先与李公择辈来予家,作长句。后再同东坡来,东坡读其诗,叹息云:‘此不是吃烟火食人道底言语。”


述宾 道家认为神仙或修道的人是不吃用烟火煮熟的食物的。用以比喻出世超俗不同于一般。元·马致远《岳阳楼》3折:“我穿着领巾懒衣,~。”△多用于超脱尘世方面。也作“不吃人间烟火”、“不吃人间烟火食”、“不食人间烟火”、“不食烟火”。


【词语不吃烟火食】  成语:不吃烟火食汉语词典:不吃烟火食

猜你喜欢

  • 游睢

    《文选》卷四十一.三国魏.陈孔璋(琳)《为曹洪与魏文帝书》:“游睢涣者,学藻缋之彩。”唐.李善注引《陈留记》曰:“襄邑,涣水出其南,睢水经其北。传云:‘睢涣之间出文章,故其黼黻絺绣日月华虫,以奉宗庙御

  • 驴鸣

    同“驴鸣一声”。清尤侗《哭宋畴三》诗:“聊以代驴鸣,少佐生刍祭。”

  • 鹤唳风声

    同“风声鹤唳”。宋程俱《戏赠江仲嘉司兵》诗:“暮年谈笑有穰 孙,鹤唳风声走强虏。”见“风声鹤唳”。郭沫若《洪波曲》2章:“平时作威作福,蹂躏人权,战时~,抱头鼠窜。”【词语鹤唳风声】  成语:鹤唳风声

  • 羊昙哭故知

    同“羊昙泪”。清赵翼《公相阿文成公挽诗》之一:“老成殂谢何胜感,不但羊昙哭故知。”

  • 一举成名天下知

    见〔十年窗下无人问,一举成名天下知〕。【词语一举成名天下知】  成语:一举成名天下知

  • 饮罢精明

    于定国(?-前40年)东海郯县(今山东郯城东南)人,字曼倩。年轻时向父亲学法律,先前任狱史、郡决曹,后先后任御史中丞、水衡都尉、廷尉,最后任丞相,封西平侯。于定国任廷尉18年,审狱判案公正平允,哀怜孤

  • 七萃

    《穆天子传》卷一:“赐七萃之士战。”晋.郭璞注:“萃,集也,聚也;亦犹传有七舆大夫,皆聚集有势力者,为王之爪牙也。”又,同书卷三:“七萃之士高奔戎,刺其左骖之颈,取其青血以饮天子。”“七萃”是周穆王的

  • 栋梁之材

    《世说新语.赏誉》:“庾子嵩目和峤:‘森森如千丈松,虽磊砢有节目,施之大厦,有栋梁之用。’”庾子嵩:庾敱,字子嵩,西晋人。目:称,引申为品题。和峤:字长舆,官至太子少傅。磊砢:壮大貌。节目:指树木枝干

  • 桑榆晚景

    同“桑榆暮景”。宋苏轼《罢登州谢杜宿州启》:“桑榆晚景,忽蒙收录之恩。”偏正 照在桑树、榆树上的夕阳余辉。比喻垂老暮年。语本三国魏·曹植《赠白马王彪》:“年在桑榆间,影响不能追。”宋·苏轼《罢登州谢杜

  • 典春衫

    唐.杜甫《曲江二首》之一:“朝回日日典春衣,每日江头尽醉归。酒债寻常行处有,人生七十古来稀。穿花蛱蝶深深见,点水蜻蜓款款飞。传语风光共流转,暂时相赏莫相违。”后遂以“典春衣”、“典春衫”、“典衣”等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