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不食周粟

不食周粟

粟(sù速):小米。泛指粮食。此典指伯夷、叔齐在周武王战灭商纣王后,不吃周朝粮食。后以此典比喻忠诚坚定,有气节。殷朝末年,有个孤竹国(今河北卢龙县东)。国君有几个儿子,大子叫伯夷,小子叫叔齐。孤竹君去世,按遗嘱应立叔齐为国君,但叔齐不肯,坚持把君位让给哥哥伯夷,而伯夷遵父命要弟弟叔齐继位,兄弟两人互相推让。结果两人都没有继承君位,先后都逃走了。他们投奔西部地区一个诸侯国首领周伯昌(周文王姬昌)。当伯夷、叔齐赶到那里,姬昌已去世,他儿子姬发(即周武王)即位,正准备出兵讨伐商纣。伯夷、叔齐拦马劝谏,可是姬发讨纣主意已定,坚持发兵东征,周武王平定商纣祸乱,天下都归顺周朝。可是伯夷、叔齐却认为那是可耻的,他们坚持气节,不吃周朝之粮食,隐居在首阳山(今山西永济县南)。此典又作:“周粟不顾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61《伯夷列传》2123页:“武王已平殷乱,天下宗周(以周朝王室为宗主),而伯夷,叔齐耻之,义(坚持气节)不食周粟,隐于首阳山。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李白《送张秀才从军》:“周粟犹不顾,齐珪安肯分。” 鲁迅《故事新编·采薇》:“这是沿路讨来的残饭,因为两人曾经议定‘不食周粟’,只好进了首阳山之后开始实行,所以当晚把它吃完,从明天起,就要坚守主义,绝不通融了。”


述宾 粟,谷类。伯夷、叔齐于商亡后不吃周朝的粮食。比喻不事二主,从一而终。《史记·伯夷列传》:“武王已平殷乱,天下宗周,而伯夷、叔齐耻之,义~,隐于首阳山,采薇而食之。”△多用于人的操节方面。


【词语不食周粟】  成语:不食周粟汉语词典:不食周粟

猜你喜欢

  • 刘海戏蟾

    《列仙全传》载:刘玄英,号海蟾,原名操,事刘守光为相。一日忽有道人来谒,索鸡卵十枚,金钱十文,以一文置之几上,累十卵于钱若浮图之状。海蟾惊异之,曰:“危哉!”道人曰:“人居荣禄之场,履忧患之地,其危殆

  • 山形米聚

    源见“伏波聚米”。谓山岭丛聚。金 邓千江《望海潮.献张六太尉》词:“营屯绣错,山形米聚,襟喉百二秦关。”

  • 须贾擢发

    源见“擢发难数”。称其罪行极多。唐李瀚《蒙求》:“廉颇负荆,须贾擢发。”

  • 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

    汉:原指汉朝,后也指汉族。威仪:帝王或大臣的仪仗,扈从。 汉有想到今天能重见汉朝官员的服饰礼仪。 表示人们对光复旧物的喜悦之情。语出《后汉书.光武帝纪》:“老吏或垂涕曰:’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。’

  • 烂额焦头

    同“焦头烂额”。清钱谦益《病榻消寒杂咏》之二:“漆身吞炭依稀是,烂额焦头取次能。”见“燋头烂额”。【词语烂额焦头】  成语:烂额焦头汉语大词典:烂额焦头

  • 赋卖长门

    源见“长门赋”。指司马相如卖《长门赋》。清蒋敦复《貂裘换酒.题铁云山人〈卓女当垆〉传奇》词:“赋卖长门未,叹长卿,萧萧四壁,谋生何计?”

  • 两叶蔽目,不见泰山

    见〔一叶障目,不见泰山〕。

  • 马家大练

    同“马后大练”。明李东阳《深宫美人图》诗:“马家大练长作裙,沉香锦袜随风尘。”【词语马家大练】   汉语大词典:马家大练

  • 陶唐符命

    《尚书中侯》:“帝尧即政,荣光出河,休气四塞,龙马衔甲,赤文绿色,甲似龟背,五色,有列星之分,斗政之度,帝王录记,兴亡之数。”(据《艺文类聚》卷十一引)相传,帝尧陶唐氏即位时,出现了河出荣光等多种祥瑞

  • 田文有命

    《史记.孟尝君传》:“初,田婴有子四十余人,其贱妾有子名文,文以五月五日生。婴告其母曰:‘勿举也’。其母窃举生之。及长,其母因兄弟而见其子文于田婴。田婴怒其母曰:‘吾令若去此子,而敢生之,何也?’文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