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丸泥封函关

丸泥封函关

同“丸封”。清黄遵宪《题樵野丈运甓斋话别图》诗:“丸泥封函关,划道分鸿沟。”


【典源】 《艺文类聚》卷二十五引《东观汉记》曰:“隗 (wei) 嚣将王元说嚣曰:‘昔更始西都,四方响应,天下喁喁,谓之太平,一旦坏败。今南有子阳,北有文伯,江湖海岱,王公十数,而欲牵儒生之说,弃千乘之基,计之不可者也。今天水完富,士马最强,北取西河,东收三辅,案秦旧迹,表里山河,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,此万世一时也。’” 《后汉书·隗嚣列传》 亦载。

【今译】 后汉时隗嚣在天水割据,其将王元劝说他道:“从前更始帝建都称帝,四方响应,天下百姓以为从此太平,但一朝失败。现在有不少人割据称王,如果听信儒生的话,放弃这里的称王基业,是不明智的。现今天水富庶,兵马强盛,可以攻占周围地方,按过去秦国的做法,负山河之险据守,我请求用一丸泥为大王堵住东边的函谷关,这正是万世一时的机遇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关河地势险要,可以据险固守; 也借指守卫疆土。

【典形】 封泥谷、封一丸、函谷丸、函谷一丸封、泥封函谷、泥丸封、泥一丸、丸封、丸泥封、丸泥封函关、隗嚣泥、一丸、一丸封、一丸泥、函谷泥封、丸泥塞险、函谷泥、一泥丸、封丸泥、无泥丸。

【示例】

〔封泥谷〕 唐·骆宾王 《北眺舂陵》:“既出封泥谷,还过避雨陵。”

〔封一丸〕 清·屈大均《塞下曲》:“亘古飞狐险,凭谁封一丸。”

〔函谷丸〕 晋·徐悱《古意酬到长史溉》:“怀纪燕山石,思开函谷丸。”

〔函谷一丸封〕 宋·杨亿《成都》:“张载勒铭堪作戒,莫矜函谷一丸封。”

〔泥封函谷〕 北周·庾信《周大将军赵公墓志铭》:“赵失东渔、胡亡南牧,箭下辽城,泥封函谷。”

〔泥丸封〕 清·曹贞吉《百字令》:“泥丸封未得,渔阳鼙鼓,响入华清。”

〔泥一丸〕 南朝梁·刘孝威《倚宴赋得龙沙宵月明》:“请谢函关吏,行当泥一丸。”

〔丸封〕 元·柳贯《次韵伯庸待制上京》:“一函祠检将升玉,万里丸封不用泥。”

〔丸泥封〕 宋·陆游《江东韩漕晞道寄》:“桑干不劳尺箠下,榆关正可丸泥封。”

〔丸泥封函关〕 宋·乐雷发《乌乌歌》:“何人丸泥封函关?何人三箭定天山?”

〔隗嚣泥〕 唐·罗隐《南园题》:“病怜王猛畚,愚笑隗嚣泥。”

〔一丸封〕清·顾炎武《潼关》:“关中尚可一丸封,奉诏东征苦仓卒。”

〔一丸泥〕 唐·皮日休《题潼关兰若》:“壮士不言三尺剑,谋臣休道一丸泥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电光石火

    源见“石火电光”。喻迅速消逝或迅速消逝之物。元 姬翼《恣逍遥》词之三:“昨日婴孩,今朝老大。百年间,电光石火。”明刘若愚《酌中志.见闻琐事杂记》:“〔王翱〕为人悲歌倜傥,博学自豪,视富贵若电光石火焉。

  • 幕天席地

    源见“刘伶好酒”。形容好酒纵饮,疏狂放达。唐杨炯《参军事上柱国荥阳郑怀义赞》:“怀义倜傥,诙谐取容,幕天席地,何去何从?”宋沈瀛《念奴娇》词:“六代当日繁华,幕天席地,醉拍江流窄。”并列 把天当作帷幕

  • 兰桂腾芳

    《晋书.谢玄传:》“(谢)安戒约子侄,因曰:‘子弟亦何豫人事,而正欲使其佳?’诸人莫有言者,玄答曰:‘譬如芝兰玉树,欲使其生于庭阶耳。’安悦。”《宋史.窦仪传》:“父禹钧与兄禹锡皆以词学名。仪学问尤博

  • 白起坑降

    源见“长平之祸”。指白起大批杀戮降卒。唐李瀚《蒙求》:“娄敬和亲,白起坑降。”

  • 池鱼堂燕

    源见“城门失火,殃及池鱼”、“处堂燕雀”。比喻因其处境而极易受祸害的人。清孔尚任《桃花扇.归山》:“俺来此携琴访友,并不曾留涟夜晓。无端的池鱼堂燕一时烧。”并列 比喻囿于其中,无辜受祸。清·孔尚任《桃

  • 肥甘轻暖

    《孟子.梁惠王上》:“为肥甘不足于口与?轻暖不足于体与?”后因以“肥甘轻暖”指生活优裕。清刘大櫆《书唐学士德侠传后》:“古之君子,其所以汲汲于仕进,而不甘闭户以终老者,固非为一己之宫室妻妾肥甘轻暖计也

  • 铁铸六州

    源见“铸成大错”。指造成重大错误。清黄遵宪《述闻》诗之五:“铁铸六州成大错,衣香七市付沈灰。”

  • 死者长已矣

    已:完了。 人一死,永远完了。 表示对人死的感叹。语出唐.杜甫《石壕吏》:“一男附书至,二男新战死。存者且偷生,死者长已矣。”清.谭嗣同《石菊影庐笔识.思篇二〇》:“死者长已矣,生者待死而未遽死。

  • 暮虢朝虞

    《左传.僖公五年》:“冬,十二月,丙子,朔,晋灭虢,虢公丑奔京师。师还,馆于虞,遂袭虞,灭之。”公元前六五五年冬十二月一日,晋军一战而灭亡了虢国,虢公丑亡命逃到周的都城。当晋军凯旋回国时,就顺路驻扎在

  • 角巾私第

    角巾:古时隐士常戴的一种有棱角的头巾。私第:私人的住宅。去官服而居私宅,表示功成隐退。王濬(jùn)事迹见“梦喜三刀”条。武帝司马炎咸宁年中,王濬累次进言伐吴,武帝深以为然,咸宁五年(公元279年)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