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容不辞劳苦,不眠不休的工作精神。孟子说,大禹讨厌别人进献美酒,却爱听有益的话。商汤坚持中正之道,但起用贤人却能通权达变,打破常规。周文王看待百姓,就象他们是伤病员一样。分明已接触到了道,却好象还没有
源见“南陔”。谓奉养父母的余暇。清赵翼《〈陔馀丛考〉小引》:“余自黔西乞养归,问视之暇,仍理故业,日夕惟手一编,有所得辄札记别纸。积久遂得四十余卷,以其为循陔时所辑,故名曰《陔馀丛考》。”清吴锡麒《〈
源见“催花鼓”。咏花事。清唐孙华《杨晚研翰林招同观杏花》诗:“灵妃一笑启玉齿,不须羯鼓催春雷。”
三国 魏嵇康《与山巨源绝交书》载:山涛(字巨源)将去选官,议以嵇康自代做选曹郎,康拒绝,说自己“不涉经学。性复疏懒,筋驽肉缓,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,不大闷痒,不能沐也。每常小便而忍不起……又纵逸来久,
源见“橘中戏”。指善弈的老者。清钱谦益《〈棋谱新局〉序》:“安知夫烂柯之老,橘中之叟,不揶揄窃笑耶?”吴梅《题天香石砚室棋谱》诗:“我欲去寻橘中叟,力学三年便国手。”亦指隐于弈者。清钱谦益《与族弟君鸿
源见“山阴道上,应接不暇”。指景物绚丽多彩之处。清张应昌《醉花阴.道光戊申六月十八夜湖上纪游》套曲:“又听得筝琶萦扰,恍似那向山阴道上招。”见“山阴道上,应接不暇”。唐·羊士谔《忆江南旧游》:“~桂花
《后汉书.马援传》:“效伯高不得,犹为谨敕之士,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。效季良不得,陷为天下轻薄子,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。”鹄:天鹅。鹜:鸭子。“刻鹄类鹜”用以比喻仿效虽然不太逼真,但还相似,事与愿
唾沫之余。清代江藩《汉学师承记.江永》:“考永学行乃一代通儒,……然所著乡党图考,四书典林,帖括之士,窃其唾余,取高第、掇巍科者数百人。”后因以“拾人唾余”,比喻意见或言论是他人之点滴余绪,微不足道。
《太平御览》八三四引《阙子》:“鲁人有好钓者,以桂为饵,黄金之钩,错以银碧,垂翡翠之纶,其持竿处位即是,然其得鱼不几矣。故曰,钓之务,不在芳饰。”后因以“翠纶桂饵,反以失鱼”为华而不实者必然事与愿违的
宋.释惠洪《冷斋夜话》(卷一):“白乐天每作诗,令一老妪解之。问曰:‘解否?’妪曰解则录之,不解则易之。”传说唐代诗人白居易作诗,先读给老妪听,老妪如不懂,就重新再写。后以“老妪解诗”比喻诗作浅显易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