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众叛亲离

众叛亲离

意谓群众背叛,亲信远离,不得人心,处境非常孤立。公元前719年,卫国公子州吁杀死了他的哥哥卫桓公,自立为君。而后为了转移国内不满情绪,又对外发动伐郑之役。当时,鲁隐公问大夫众仲,州吁能不能成功?众仲回答说:州吁对外用兵以求转移人民视线,只能更加失去群众。对内想缓和人心,结果必然是“众叛亲离”,他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。

【出典】:

左传·隐公四年》:“公问于众仲曰:‘卫州吁其成乎。’对曰:‘臣闻以德和民,不闻以乱。以乱,犹治丝而棼之也。夫州吁阻兵而安忍;阻兵无众,安忍无亲,众叛亲离,难以济矣’。”

【例句】:

西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书·公孙瓒传注》:“既乃残杀老弱,幽士愤怨,众叛亲离,孑然无党。”唐·陆贽《议汴州逐刘士宁状》:“伏以刘士宁昏荒暴慢,恶贯久盈。圣情爱人,久为含忍。亲离众叛,自取奔亡。”


并列 众人反对,亲信背离。形容不得人心,处境孤立。语出《左传·隐公四年》:“阻兵无众,安忍无亲,众叛亲离,难以济矣。”柳建伟《都市里的生产队》:“挨到大队改称的时候,自家执政的人已走到~的末路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描写由于自己的言行导致的孤立处境。也作“亲离众叛”、“众散亲离”。


解释众人反对,亲信背离。形容处境十分孤立。

出处左传·隐公四年》:“阻兵无众,安忍无亲,众叛亲离,难以济矣。”

春秋时期,卫国国君卫庄公很喜爱小儿子州吁,因为州吁是自己非常宠爱的小妾生的。卫庄公对州吁的错误一味纵容而不加制止。庄公死后,州吁同父异母的哥哥继承了王位,即为卫桓公。后来州吁杀掉卫桓公,篡夺了王位。

后来州吁杀掉卫桓公,篡夺了王位。鲁国国君听说了这事,就问大臣众仲:“州吁能成功吗?”众仲回答说:“只听说用德行安定百姓,没听说用祸乱安定百姓的。用祸乱,就如同要理出乱丝的头绪,反而会弄得更加纷乱。州吁这个人,依仗武力而安于残忍。依仗武力就没有大众,安于残忍就没有亲信。大家背叛,亲信离开,就难以成功了。军事就像火一样,不去制止就会焚烧自己。州吁杀了他的国君,又暴虐地驱使百姓,不致力于建立德政,反而想通过祸乱来取得成功,就一定不能免于祸患。”

后来卫国大臣石碏设计将州吁骗到陈国,说服陈国国君将其抓住,交由卫国处理。卫国派去大臣,将州吁杀死在了陈国。

例句

失道者必然众叛亲离。


【词语众叛亲离】  成语:众叛亲离汉语词典:众叛亲离

猜你喜欢

  • 蛇雀之报

    源见“隋侯之珠”、“黄雀报”。谓知恩图报。宋欧阳修《〈归田录〉序》:“曾不闻吐珠衔环,效蛇雀之报。”偏正 大蛇衔明珠、黄雀衔白玉环报恩。据《淮南子·览冥训》汉·高诱注:隋侯出行见大蛇被伤中断,以药封之

  • 浑沌不分

    《庄子.应帝王》:“南海之帝为倏(shū),北海之帝为忽,中央之帝为浑沌。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,浑沌待之甚善。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,曰:‘人皆有七窍,以视听食息,此独无有。尝试凿之。’日凿一窍,七日

  • 杞妇哀

    源见“杞妇崩城”。指戍卒之妇为丈夫不归而悲痛。唐皮日休《卒妻怨》诗:“处处鲁人髽,家家杞妇哀。”

  • 庞统骥

    源见“士元骥足”。喻卓越的才能。唐钱起《送屈突司马充安西书记》诗:“星飞庞统骥,箭发鲁连书。”【词语庞统骥】   汉语大词典:庞统骥

  • 思牵犬

    同“叹黄犬”。严复《哭林晚翠》诗之二:“加剑思牵犬,争权遇偾豚。”

  • 曝腮

    同“曝鳃”。唐骆宾王《幽絷书情通简知己》诗:“入穽方摇尾,迷津正曝腮。”【词语曝腮】   汉语大词典:曝腮

  • 槐第

    源见“三槐九棘”。三公的宅第。宋刘克庄《汉宫春.丞相生日乙丑》词:“槐第安排敕设,有藕如船大,有枣如瓶。”【词语槐第】   汉语大词典:槐第

  • 老汉滨

    《后汉书.荀叔传》附《荀爽传》:“后遭党锢,隐于海上,又南遁汉滨,积十余年,以著述为事,遂称为硕儒。”东汉颍川颍阳人荀爽,字慈明,为避党锢之祸,曾隐遁汉水之滨十余年,专门著述,遂为大儒。后用为隐遁之典

  • 何武劾腐儒

    《汉书.何武传》:“九江太守戴圣,《礼经》号小戴者也,行治多不法,前刺史以其大儒,优容之。及武为刺史,行部录囚徒,有所举以属郡。圣曰:‘后进生何知,乃欲乱人治!’皆无所决。武使从事廉得其罪,圣惧,自免

  • 雪鸿

    同“鸿爪雪泥”。明文徵明《赠金陵杨进卿》诗:“踪迹怜卿似雪鸿,南来岁岁逐秋风。”【词语雪鸿】   汉语大词典:雪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