伯游谏
《后汉书.孝和帝纪》:“旧南海献龙眼、荔支,……临武长汝南唐羌(字伯游),县接南海,乃上书陈状。帝下诏曰:‘远国珍羞,本以荐奉宗庙。苟有伤害,岂爱民之本。其勑太官勿复受献。’由是遂省焉。”
东汉和帝因唐伯游谏阻进贡荔支事,而下令不再进献。后因以为悯恤黎民之典。
宋.苏轼《荔支叹》:“至今欲食林甫肉,无人举觞酹伯游。”
《后汉书.孝和帝纪》:“旧南海献龙眼、荔支,……临武长汝南唐羌(字伯游),县接南海,乃上书陈状。帝下诏曰:‘远国珍羞,本以荐奉宗庙。苟有伤害,岂爱民之本。其勑太官勿复受献。’由是遂省焉。”
东汉和帝因唐伯游谏阻进贡荔支事,而下令不再进献。后因以为悯恤黎民之典。
宋.苏轼《荔支叹》:“至今欲食林甫肉,无人举觞酹伯游。”
《老子》:“知其白,守其黑,为天下式。”河上公注:“白,以喻昭昭;黑,以喻默默。人虽自知昭昭明白,当复守之以默默,如暗昧无所见,如是则可为天下法式。”后以“知白守黑”谓韬晦自处。宋苏轼《谷庵铭》:“堂
汉.司马迁《史记.酷吏列传》:“汉兴,破觚而为圜,斫雕而为朴。”觚:棱角。圜:圆。把棱角磨去使其光圆。后因以“破觚为圜”比喻去除严酷的法令而改从简易或称由生硬变为圆滑。《梁书.良吏传论》:“梁兴破觚为
源见“汉柳三眠”。即柽柳。它像人一样一日三眠,三起三伏。明徐渭《子侯芳园》诗:“未羡三眠柳,那论并萼莲?”
《楚辞.卜居》:“屈原既放三年,不得复见……往见太卜郑詹尹,曰:‘余有所疑,愿因先生决之。’”“曰:‘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?’”战国楚爱国诗人屈原,在《卜居》中曾记述请太卜郑詹尹为自己决疑,有“宁诛锄草
唐刘禹锡《金陵五题.乌衣巷》诗:“朱雀桥边野草花,乌衣巷口夕阳斜。”后因以“斜阳巷陌”形容荒凉冷落之景。宋陈允平《齐天乐.泽国楼偶赋》词:“故国楼台,斜阳巷陌,回首白云何处!”宋张炎《赵文升索赋散乐妓
这一辈子命运自己就能断言,不须再去问天。 表示对一生潦倒的愤激之辞。语出唐.杜甫《曲江三章》:“自断此生休问天,杜曲幸有桑麻田,故将移住南山边,短衣匹马随李广,看射猛虎终残年。”宋.黄庭坚《定风波.
源见“心猿意马”。指心,心情。人心动转不定,犹如猿猴,故称。唐 慧立本《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》卷九:“制情猿之逸躁,絷意象之奔驰。”【词语情猿】 汉语大词典:情猿
同“三章法”。《汉书.叙传下》:“革命创制,三章是纪,应天顺民,五星同晷。”《南史.袁昂传》:“莫不严五辟于明君之朝,峻三章于圣主之日。”【词语三章】 汉语大词典:三章
《书.说命上》:“若药弗瞑眩,厥疾弗瘳。”后以“瞑眩药”指服后反应强烈的药。宋李纲《上道君太上皇帝封事》:“譬犹一人之身,众药交攻,不求瞑眩之药,而求厥疾之瘳,不可得也。”元 杨暹《西游记》一本三出:
《北史.宋繇传》:“乃以吏部郎中崔暹为御史中尉(即御史中丞),以游道为尚书左丞。文襄谓暹、游道曰:‘卿一人处南台,一人处北省,当使天下肃然。’”文襄,是北齐主文宣帝高洋之兄,名澄。高洋代东魏建北齐后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