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青藜灯”。宋苏轼《和陶读山海经》之四:“安知青藜火,丈人非中黄?”
同“明镜高悬”。清李渔《比目鱼.骇聚》:“若非秦镜高悬,替老夫伸冤雪枉,不止陨身败名,亦且遗臭万年。”主谓 秦始皇有一面镜子,据说能照见人心善恶。比喻判案明察秋毫,严正公平。语本晋·葛洪《西京杂记》卷
源见“二疏还乡”。称誉人功遂身退,及时归隐。唐李绅《肥河维舟阻冻祗待敕命》诗之二:“淮阳效理空多病,疏受辞荣岂恋班。”
源见“人琴俱亡”。悲悼亡友。清王夫之《哀管生永叙》诗:“笛咽山阳馆,琴残子敬床。”
源见“魏公笏”。表示先辈政绩卓著和家世荣显。清钱谦益《瞿五丈星卿挽词》之三:“存家笏是先朝赐,誓墓文应后世传。”
《汉书.终军传》:“军自请曰:‘军无横草之功,得到宿卫,食禄五年。’”唐.颜师古注:“言行草中,使草偃卧,故云横草也。”横草是指奉君王使命,出使或远征,行程中踏践野草,使之横到,表示有微小的苦劳。后遂
梵语庵罗,即花红,亦名沙果,旧译为柰( ㄋㄞˋ nài 奈):柰苑:即庵罗树园,说维摩经之处。《维摩经.佛国名》:“一时佛在毗耶离庵罗树园。”《慈恩寺三藏传序》:“经万死以涉葱河,重一言而之奈苑。
《史记.封禅书》:“周太史儋见秦献公……其后百二十岁而秦灭周,周之九鼎入于秦。或曰宋太丘社亡,而鼎没于泗水彭城下。”北魏.郦道元《水经注.泗水》:“周显王四十二年,九鼎沦没泗渊。秦始皇时,而鼎见于斯水
《文选》卷二十一晋.郭景纯(璞)《游仙诗七首》其六:“神仙排云出,但见金银台。”唐.李善注:“《汉书》:‘齐威、宣、燕昭,使人入海,求蓬莱方丈瀛州,此三神山者,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。而黄金白银为宫阙,
晋.皇甫谧《帝王世纪》:“(帝尧时)天下大和,百姓无事,有八十老人击壤于道。观者叹曰:‘大哉,帝之德也!’老人曰:‘吾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,凿井而饮,耕田而食,帝何力于我哉?”后因以此用为天下太平自食其